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典谟訓诰的意思、典谟訓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典谟訓诰的解釋

(1).《尚書》中《堯典》、《大禹谟》、《湯诰》、《伊訓》等篇的并稱。《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2).泛指經典之文。 唐 康骈 《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堯 、 舜 、 湯 之道在典謨訓誥之間。” 宋 蘇轼 《賜新除寶文閣直學士李之純辭恩命不允诏》:“祖宗之文章,與典謨訓誥,并寶於世。”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 屈原 :我的年青時代是受過‘典谟訓诰’、‘雅頌’之音熏陶的,因此我的文章一時也不容易擺脫那種格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典谟訓诰"是漢語中源于《尚書》的經典文獻分類術語,由四種文體構成:

典:記載帝王政事的典籍,如《堯典》《舜典》,主要涉及上古帝王治國方略與典章制度(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尚書》);

谟:指君臣謀議,如《大禹谟》記載禹與舜讨論治水策略的對話(來源:中華書局《尚書譯注》);

訓:賢臣勸誡君王的言辭,如《伊訓》中伊尹對商王太甲的教導(來源:漢典《古代漢語詞典》);

诰:君主頒布的政令文告,如《湯诰》記載商湯伐桀後昭告天下的文書(來源:國學網《尚書》研究專題)。

該詞組在《尚書·序》中被首次系統歸納,後世引申為代指儒家經典文獻或治國綱領。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比喻具有典範意義的文獻或訓示,例如章炳麟在《文學總略》中稱"典谟訓诰,皆經緯萬端",強調其思想指導價值(來源:商務印書館《故訓彙纂》)。

從訓诂學角度分析,《說文解字》釋"典"為五帝之書,"谟"從言莫聲,取謀慮之意,"訓"謂說教,"诰"從言告聲,均體現先秦政教文獻的核心功能(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網絡擴展解釋

“典谟訓诰”是一個源自《尚書》的詞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來源與基本含義

  1. 特指《尚書》篇目
    該詞原指《尚書》中的《堯典》《大禹谟》《湯诰》《伊訓》等篇章的合稱。這些篇章記錄了上古帝王的治國言論和政令,如《堯典》載堯舜禅讓制度,《湯诰》為商湯伐桀後的告天下文。

  2. 引申為經典文獻的統稱
    後世将“典谟訓诰”擴展為對經典著作的泛稱,如唐代康骈稱“堯、舜、湯之道在典谟訓诰之間”,宋代蘇轼亦用其代指祖宗傳世的經典文章。


二、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1. 學術語境:多用于讨論儒家經典或古代政治文獻,如“研究典谟訓诰中的治國思想”。
  2. 文學修辭:可比喻權威性文本或深刻教誨,如“此書堪稱當代典谟訓诰”。

四、相關擴展

《尚書》中除上述四類,還有“誓”(戰争誓詞)、“命”(君主命令)等文體,共同構成古代政治文獻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薄技在身軷涉鄙慝踣墜不欺暗室不渝采甄差法車速饬力赤炎辭愬村戶蹈據傎亂定閲房地産幡節膰肉墳起貫惡觀音菊過敏花骨頭花說柳說花下子徽祖交馳交合腳牛潔膩浸蠹金像迥眺祭醊離聚六霙盧綸鹭序美措美業麪木侔狀懦孱聘舉埤益岐出慶仰氣球齊攢柔立善工時饷識要酸文假醋損本逐末天津新港土偶位極人臣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