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誡勉的意思、誡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誡勉的解釋

告誡勉勵。《北史·僭僞附庸傳·蕭琮》:“及嗣位,帝賜以璽書,敦勉之。又賜 梁 之大臣璽書,誡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誡勉”是現代漢語中具有特定規範意義的複合詞,由“誡”與“勉”兩個語素構成。從語義學角度分析,“誡”指告誡、規勸,含警示糾正之意;“勉”指勉勵、督促,含正向激勵之義。兩者結合後形成“通過告誡與激勵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對象改正不足”的核心語義(《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該詞在當代中國政治語境中特指一種監督執紀方式。根據《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第21條,誡勉是黨組織對存在輕微違紀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的教育措施,包含書面誡勉和談話誡勉兩種形式,旨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解讀)。實施時需出具《誡勉書》,記錄問題性質、整改要求及期限,結果影響幹部考核任用(《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24條)。

從語用功能看,誡勉制度體現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管黨治黨原則,兼具紀律約束與教育挽救雙重功能。其適用标準包括: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違規情節較輕、可不予處分但需及時糾正等情形(中央組織部《關于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幹部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

網絡擴展解釋

“誡勉”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iè miǎn,主要含義為告誡勉勵,常用于對存在輕微問題的幹部進行教育管理。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誡勉”指通過談話規誡、監督管理等方式,對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幹部進行教育。其核心目的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體現組織對幹部的警示與激勵雙重作用。

二、性質與適用對象

  1.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十二條,誡勉適用于存在輕微違紀違法行為的黨員或公職人員,可免予政務處分。
  2. 適用場景
    包括但不限于:班子内部不團結、工作消極低效、組織紀律松散、存在苗頭性廉政問題等。

三、實施流程與特點

  1. 流程
    通常分為三步:
    • 談話規誡:由組織或紀檢監察部門進行警示談話;
    • 監督管理: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蹤落實;
    • 跟蹤考核:考核期一般為半年,期間需定期彙報改進情況。
  2. 雙重屬性
    兼具“誡”(嚴肅告誡)與“勉”(鼓勵改進)的特點,強調教育與約束并重。

四、與其他措施的區别

誡勉與談話提醒、批評教育等同屬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态”,但區别于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其後果輕于處分,但會影響評優評先,且需在考核期内完成整改。

五、曆史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北史·僭僞附庸傳》,記載隋帝賜書“誡勉”蕭琮及梁國大臣,意為告誡與勉勵并行。

總結

誡勉是一種兼具教育性和約束性的管理措施,適用于幹部存在輕微問題但未達到處分标準的情形,旨在通過警示與幫扶結合,促進幹部改進提升。如需完整法規或案例,可參考《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及紀檢監察部門公開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奧主扳親奔走相告兵事讒書陳表稱論持己磁實存亡絶續芳樽梵界反命腐蠹拊手概況甘結孤邁漢光寒浸浸寒喧厚秩護諱昏曀火山錐江都馬靜安肯酒檑木料鈔躐官六六鱗流落天涯鹿竹米糒麋麨迷胡謬論眯睎乜呆呆鸋鴂歐陽詢青娥殿腳乳雛山相奢易耍單霜漚叔先搜括蘇武牧羊泰筮秃頭秃腦痿痿羸羸無功而祿五兩祥麟纖毛蟲險韻錫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