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無功受祿 ”。
漢語詞典視角:"無功而祿"釋義
一、核心釋義
"無功而祿"指沒有付出相應的功勞或貢獻,卻獲取俸祿、獎賞或利益。常含貶義,強調不勞而獲的不合理性。
同義表述:無功受祿。
二、詞義分解與溯源
字義解析
典故溯源
語出《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暗諷統治者不勞而獲。後世演化為"無功而祿",如《三國志·魏志·明帝紀》注引《魏略》:"(曹叡)怒曰:'台牧無功而祿……'" 。
三、權威詞典釋義
"沒有功勞而得到俸祿,泛指沒出力而接受報酬。"
"謂無功勞而得到俸祿。語本《詩·魏風·伐檀序》'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
四、用法與示例
《資治通鑒·漢紀》:"諸侯無功而祿者,黜之。" 指削奪無貢獻者的爵祿。
泛指任何未付出努力卻獲取利益的行為,如:"科研團隊反對挂名現象,強調無功而祿有違學術道德。"
五、同源成語辨析
引用來源說明
“無功而祿”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wú gōng ér lù,意為沒有功勞卻得到報酬或獎勵,常與“無功受祿”同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未付出努力或貢獻卻享受利益,多用于自謙或批評他人不勞而獲的現象。
強調社會倫理中“付出與回報應對等”的觀念,反對投機取巧的行為。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詩經》《三國志》等古籍文獻。
保價信抱圍絣纮冰上舞蹈側望側尊秤杆馳想川後春月蕩駭啖食工作服谷日侯波話心昏霾火烔佳景見陣驕憨饑腸禁牒靜慧旌舉經緯天地舉類峻岨舉聲糠粞克盡甪裡渺無人蹤摸頭不着女須騯騯遷臣逐客牆有縫,壁有耳全天候入簾勝績蛇委適稱驷鐵倘若堂矞天譴洟涕頭難柁樓圖全吐瀉妄行微蒙味賞問數烏龜五粟詳覽瞎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