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腐蠹的意思、腐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腐蠹的解釋

猶腐蝕。《墨子·明鬼下》:“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鹹恐其腐蠹絶滅。”《屍子·勸學》:“夫蠒,舍而不治則腐蠹。” 漢 劉向 《說苑·政理》:“官無腐蠹之藏,國無流餓之民,此賢君之治國也。”參見“ 腐蝕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腐蠹是漢語複合詞,由“腐”與“蠹”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1. 《說文解字》釋為“爛也”,本指有機物朽爛敗壞,如《周禮·天官》注:“腐,敗也。”引申為思想陳腐或制度衰朽。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說文》稱“木中蟲”,即蛀蝕木材的害蟲,《論衡·商蟲》雲:“蠹,食木者也。”後泛指侵蝕、敗壞事物之物。

    來源:《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蛀蟲侵蝕腐朽之物

    指蠹蟲蛀蝕已腐敗的木材,強調“腐”與“蠹”的共生關系。如《韓非子·亡徵》雲:“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引申義:腐敗侵蝕的象征

    比喻人或制度因内部腐朽而遭蛀蝕敗壞。如《後漢書·宦者傳論》:“敗國蠹政之事,不可殚書。”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文化語境中的用法

  1. 批判性隱喻

    多用于貶斥貪腐或體制衰朽,如王安石《寓言》詩:“物蠹已甚,必潰其腐。”

    來源:《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

  2. 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腐蠹”可指代系統性腐敗,如“清除腐蠹”喻指整頓貪腐體系。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研社


四、權威例證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4.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研社
  5.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腐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拼音與基本釋義
讀音為fǔ dù(),意為“腐蝕、蛀蝕”,指物體因腐爛或蟲蛀而損壞。例如《墨子》中提到将文字書寫在竹帛上時,擔心其“腐蠹絕滅”,即因腐蝕蛀蝕而損毀。

2. 文獻例句與出處

3. 近義詞與使用場景
近義詞為“腐蝕”(),但“腐蠹”更側重物理層面的朽壞,多見于古代典籍,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總結
“腐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常用于描述竹帛、蠶繭、財物等因腐朽或蟲蛀而損壞的現象,具有明确的文獻淵源。現代語境下可替換為“腐蝕”或“蛀蝕”,但需注意其曆史語感。

别人正在浏覽...

柏油馬路抱負不凡鞭長不及馬腹波駭常愁臣衛饬裝窗簾賜馔大道打礬大官蔥燈挂堆堵頓悴風起雲飛負德富而好禮高姿官口過談鶴煙華裡弧旌枉矢嬌鸾雛鳳介夫祭服警發鲸口槿籬久束濕薪齎挽絹幅厥角烈火乾柴鋁土礦馬市沒有不散的筵席瞢闇明道鳴唳碰撞玱玱輕舉遠遊雀鷇儒化山詞善瑞詩翁受耕水疱伺望太平天子談僧推頓王萯宛演渭濱無機化學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