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持己的意思、持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持己的解釋

猶持身。 宋 曾鞏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事母孝,持己約,與人交,盡其義。”《清史稿·禮烈親王代善傳》:“ 永恩 性寬易而持己嚴,襲爵垂五十年,淡泊勤儉,出處有恒。”參見“ 持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持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自律、自我要求,強調在言行或原則上的自我約束與堅守。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構成
    • “持”意為保持、堅守,“己”指自己,組合後強調自我約束與内在修養。
  2. 行為表現
    • 古代文獻中多指孝道、節儉、誠信等品德,如宋代曾鞏記載的“持己約,與人交,盡其義”。
    • 現代用法可指堅持觀點(如“各持己見”)或堅守原則(如“持己嚴”)。

三、出處與用法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己

持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持”是持有、保持的意思,而“己”則是指自己。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持”字的部首是手,總共有九個筆畫;“己”字的部首是己,總共隻有二個筆畫。

來源

《持己》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子曰:‘持己待人’”,意思是說要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待别人要寬容。

繁體

“持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持己”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如在秦漢時期,“己”字能夠用“巳”字替代。

例句

1. 作為領導者,我們必須學會持己,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2. 在與他人相處時,我們應該學會持己待人,不要隨意傷害他人。

組詞

1. 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意思。

2. 自我感覺良好:自負的意思。

3. 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意志力。

近義詞

1. 克己:指克制自己的欲望、情感等。

2. 克制:抑制、遏制的意思。

3. 自律:自我約束的意思。

反義詞

1. 放縱:指任意發洩、縱容自己。

2. 放肆:毫無約束地放開自己。

3. 放任:不加幹涉、不加制止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