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仗。《北齊書·崔昂傳》:“前者 崔暹 、 季舒 為之親援,後乃 高德政 是其中表,常有挾恃,意色矜高,以此不為名流所服。”
“挾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倚仗某種勢力或條件而表現出傲慢态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北齊書·崔昂傳》記載:“常有挾恃,意色矜高,以此不為名流所服。”
(描述崔昂因有親族勢力倚仗而态度高傲,不被當時名士認可。)
提示: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北齊書》相關章節,或查閱成語詞典。
挾恃(jiǎ sh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挾和恃兩個字組成。
挾字的部首是手,總筆畫數為8。恃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為10。
挾恃的來源有兩個字:挾和恃。
挾字古代形狀像一個手攥物的樣子,意為夾住、夾帶。恃字古代形狀像一個心裡藏着什麼的樣子,意為依靠、憑借。
挾恃的繁體字為夾恃。
根據古代字形形态,挾字在古代寫法中是一個“扌”(手的古字形)字旁加上“又”字旁,打“反文”(反過來寫);恃字是一個心的字旁加上“世”字旁,也是打反文。
他挾恃着親人的力量繼續前行。
小明挾恃着自己的能力獲得了成功。
挾恃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挾天子以令諸侯、恃才傲物等。
挾恃的近義詞有依靠、倚重。
挾恃的反義詞有擯棄、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