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際的意思、根際的詳細解釋
根際的解釋
猶根據。 蔡元培 《在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中外記者招待會的緻詞》:“然人的罪過,在犯罪學家歸之于生理的缺陷,在社會主義上歸之于社會的因緣,即在罰當其罪的根際上,本尚有考慮的馀地。”
詞語分解
- 根的解釋 根 ē 高等植物莖幹下部長在土裡的部分:根植。根莖。根瘤。根毛。根雕。須根。塊根。紮根。葉落歸根。 物體的基部和其他東西連着的部分:根底。根基。牆根兒。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徹底
- 際的解釋 際 (際) ì 交界或靠邊的地方:無邊無際。天際。春夏之際。 彼此之間:校際互助。人際關系。 時候:值此生死存亡之際。 當,適逢其時:際此盛會。 交接,接近:善于交際。 遭遇(多指好的):遭際。際遇。
網絡擴展解釋
根際是植物學、土壤學中的重要概念,指受植物根系活動影響形成的特殊土壤微域環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根際(Rhizosphere)是指植物根系周圍數毫米範圍内的土壤區域,其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因根系活動而顯著不同于原土體。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科學家Lorenz Hiltner于1904年提出,用于描述豆科植物根系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二、主要特征
-
範圍與分區
- 通常距離根軸表面1-5毫米,沙漠植物可達數厘米。
- 分為外根際(土壤微域)和内根際(根面及微生物侵染的皮層區域)。
-
關鍵變化
- 化學特性:pH值、氧化還原電位(Eh)顯著改變。
- 生物活動:微生物數量遠超原土體,形成“根際微生物組”。
- 物質交換:根系分泌粘液層(含大量有機物),促進養分吸收和微生物繁殖。
三、科學意義
根際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互動的核心區域,直接影響:
- 植物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效率
- 微生物群落的構成與功能
- 植物抗逆性及土壤健康。
四、其他語境含義
在漢語文學中,“根際”偶作“根據”的同義詞使用,如蔡元培在論述社會問題時提到的“罰當其罪的根際”,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根際的動态過程或研究方法,可參考植物營養學或土壤生态學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際(gēnjì)一詞的意思是植物根系生長的範圍或莖基部與根系結合的部分。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根(木字旁,3畫)、際(阝字旁,11畫)。這個詞源于漢語,沒有繁體字形式。在古時候,漢字寫作「根際」或「根界」。以下是一個例句:這棵樹的根際擴展到了周圍的花壇。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根系、根莖、根須等。與根際近義的詞有界限、範圍、領域等。反義詞包括根部、根源、根本等詞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