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塗的意思、後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塗的解釋

日後的道路。亦比喻馀年。 晉 夏侯湛 《離親詠》:“仰戀兮後塗,俯歎兮前路。”《文選·陸機<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 李善 注:“前路、後塗,喻壽命也。言前路已多而罕至,後塗隨年侵而又盡,言無幾何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後塗”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出處

  1. 日後的道路,比喻馀年
    該解釋源自晉代夏侯湛的《離親詠》和陸機的《豫章行》,其中“後塗”與“前路”對應,喻指未來的生命曆程或剩餘的人生階段。例如:
    • 夏侯湛寫道:“仰戀兮後塗,俯歎兮前路。”
    • 陸機在《豫章行》中提到:“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李善注解為“前路、後塗,喻壽命也”。

二、其他可能的解釋

  1. 事後糾正錯誤(需謹慎參考)
    部分來源(如)提到“後塗”作為成語,意為“事後塗改、補救錯誤”,但這一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與實際用法存在偏差。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或晉代文學作品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後塗》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後塗》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後來描寫塗抹”。它描述了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在某種事物或現象被描寫完之後的延續性描寫,或對原有描寫進行進一步修飾、詳述、概括的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後塗》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又”和“水”兩個部首,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後塗》一詞起源于古代文學批評的術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一文中。後來,這個詞逐漸演化為一個獨立的詞彙,用于描述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對前文進行進一步描寫和補充的行為。

繁體

《後塗》的繁體字為「後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後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漢代著名的書法家顔真卿在書法作品《顔勤禮碑》中将「後塗」寫作「後塗」。

例句

1. 劉先生的小說寫到這裡,接下來應該如何進行後塗,以更加生動地描繪當時的情景呢?
2. 這幅畫非常精美,畫家在後塗中巧妙地運用了光影的效果。

組詞

後塗作為一個動詞,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為新的詞語。例如:
1. 前塗後塗
2. 不加後塗
3. 後塗修飾
4. 後塗描寫等。

近義詞

與《後塗》相近義的詞語有補充、增加、擴展、進一步描寫等。

反義詞

與《後塗》相反義的詞語有省略、簡化、概括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