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兆的意思、京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兆的解釋

(1) [capital]

(2) 指京師所在地區

京師有京兆獄。——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指管理京師地區的衙門。

京兆五城即不敢專決。——清· 方苞《獄中雜記》

(4) 指京兆尹,即京師的地方長官

韓愈吏部權京兆。——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詳細解釋

見“ 京兆尹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京兆”一詞在中國古代具有多重含義,主要涵蓋地理、行政及官職等方面,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京兆”原指國都所在地區,特指中國古代的首都,如長安(今西安)、洛陽等。其字面含義中,“京”意為“大”或“高”,“兆”象征廣闊,合稱可理解為“國都及其周邊重要區域”。


二、曆史沿革與具體應用

  1. 地理名稱
    作為地名,京兆是西安的古稱,始于西漢,指代京畿都城地域,範圍涵蓋今西安及周邊地區。例如《水經注》記載“京兆上洛”,隋唐時期藍田縣也屬京兆轄域。

  2. 行政單位

    • 漢代将京師地區劃分為“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其中“京兆尹”為行政單位,屬二級行政區。
    • 民國初年,曾改清順天府為“京兆”,直隸中央,後并入河北省。
  3. 官職與機構

    • 京兆尹:管理京師地區的最高長官,如韓愈曾任“權京兆”(代理京兆尹)。
    • 京兆衙門:負責都城行政、司法等事務的機構,清代方苞《獄中雜記》提到“京兆五城”即此類機構。

三、文化引申與成語

  1. 象征意義
    京兆常被用來比喻國家權力中心或核心地位,例如“京兆之地,國之根本”。

  2. 成語“五日京兆”
    出自《漢書·張敞傳》,原指官員任職短暫或即将離職,後引申為“臨時職務”或“短期行為”,含貶義。例如:“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樂得賣個人情。”(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四、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來源中的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京兆》是什麼意思

《京兆》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都城的意思。在古代,中國都城一般稱為京都。而兆,則是指意味着征兆、預示。因此,《京兆》一詞可以理解為預示着都城的意思。

《京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京兆》包含兩個部首,左邊的部首是“亠”(tóu),右邊的部首是“廣”(guǎng)。根據現代漢字規範,兆的筆畫數是八劃。

《京兆》的來源

《京兆》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采薇》篇中,“桑之未萢,其葉沃若。于嗟鸠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其中“京兆眴兮。”即指的是古代的都城。

《京兆》的繁體

《京兆》的繁體字為「京」和「兆」,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時,有關于《京兆》字的多種寫法,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京”字左邊的“亠”作為“宀”寫,右邊的“兆”則寫成“翟”。另外還有一些不同的寫法,如将“廣”寫作“A”或“彑”,而将“兆”寫作“土”。這些寫法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都有出現。

《京兆》的例句

1. 他來自************共和國的京兆。 2. 公司總部設在京兆城市,是國内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

《京兆》的組詞

1. 京兆尹:古代中國都城的最高行政長官。 2. 京兆府:指的是古代中國都城所轄的地區。

《京兆》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都城、國都、京城、帝都 反義詞:鄉村、農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