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鮮凈”。新鮮潔淨。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容質鮮浄,不異於生。”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李嶷》:“ 嶷 詩鮮浄有規矩。其《少年行》三首,詞雖不多,翩翩然佚氣在目也。”《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見他宅舍鮮淨,便即兀自占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民俗》:“凡百所賣飲食之人,裝鮮淨盤合器皿,車檐動使奇巧。”
“鮮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讀作xiān jìng,意為新鮮潔淨。例如《冥通記》中“容質鮮浄”即形容容貌幹淨清爽,唐代殷璠評李嶷的詩“鮮浄有規矩”則指詩文風格清新雅緻。
異體寫法
亦作“鮮凈”,兩者意義完全相同,屬于異體字關系。
應用場景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物品、環境或藝術作品的潔淨明麗。如《東京夢華錄》提到飲食器具“鮮淨盤合器皿”,《燕子賦》中“宅舍鮮淨”均指整潔美觀的狀态。
現代使用
當代語境中較少單獨使用,更多以“新鮮幹淨”等短語替代,但在文學創作或古風表達中仍可見其運用。
需注意:部分低權威網頁(如、6)僅重複基礎釋義,未提供額外有效信息,故未作重點引用。
《鮮浄》是一個漢字詞,主要用于描述物體或事物的狀态,表示幹淨、整潔、清新、明亮等含義。
《鮮浄》的部首是水,意味着與水相關。它由13畫組成。
《鮮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職方氏節度》中,後來被廣泛使用在文學、書法、繪畫、景觀等領域。
《鮮浄》的繁體字為「鮮淨」。
在古代,鮮浄的字寫作「鮮淨」或「鮮淨」。
1. 桌子上擺滿了鮮花,整個房間顯得非常鮮浄。
2. 雨後的空氣異常鮮浄,讓人感到十分舒適。
鮮豔、鮮亮、鮮明、浄白、清浄、極浄等。
幹淨、整潔、清潔、明亮等。
肮髒、污穢、不潔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