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剪燭的意思、剪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剪燭的解釋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後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清 吳偉業 《吳門遇劉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與談詩文,慧黠可愛。剪燭西窗,如得良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剪燭”是漢語古典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其本義指修剪蠟燭芯以延長照明時間,後衍生出深夜長談、思念懷舊等文學意境。以下從語義演變與文學内涵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語義 “剪燭”最早見于唐代文獻,指用燭剪修剪燃燒後的燭芯。古代蠟燭燃燒時會産生碳化燭芯,需定期修剪保持光亮。《漢語大詞典》釋為“修剪燭芯以增明度”,印證其工具屬性(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冊,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文學意象

  1. 長夜晤談的象征

    李商隱《夜雨寄北》名句“何當共剪西窗燭”賦予此詞詩意化表達,将夫妻夜話場景與燭光搖曳結合,形成溫馨隽永的意境(來源:《唐詩鑒賞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時光流逝的隱喻

    清代納蘭性德《金縷曲》中“剪燭聽秋雨”,通過重複修剪燭芯的動作,暗喻徹夜未眠的孤寂與時光綿長(來源:《全清詞鑒賞辭典》)。

  3. 懷舊情感的載體

    民國時期文人常用“剪燭西窗”追憶故人,如郁達夫散文中“剪燭夜話已成前塵”,凸顯物是人非的怅惘(來源:《中國近現代文學名篇選讀》)。

三、文化内涵

該詞凝結着中國古代“燭火文化”特質,燭光既象征光明與溫暖,又因其易逝性引發哲思。錢鐘書在《管錐編》中指出:“剪燭之舉,實為文心之巧喻,光陰寸斷而情思不絕”(來源:《管錐編》中華書局版)。

網絡擴展解釋

“剪燭”是一個源自古典詩詞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剪燭(拼音:jiǎn zhú)字面指剪去蠟燭燃燒後變長的燭芯,以保持照明亮度。這一動作常見于古代夜間長談場景,後經文學化引申為促膝夜談的意象。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中通過“剪燭”描繪與親友秉燭夜話、追憶往事的溫馨場景,成為表達思念與期盼重逢的經典意象。

三、文學引申義

  1. 長談象征
    清代吳偉業《吳門遇劉雪舫》中“剪燭忘深更”,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剪燭西窗,如得良友”均以此比喻深夜暢談、志趣相投的情景。
  2. 特殊語境下的别離
    少數資料(如查字典)提及“夫妻永别”的引申義,可能源于燭滅象征分離,但此用法較少見且非主流。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形容友人、知己間深入交流,或表達對過往時光的懷念。例如:“老友重逢,剪燭叙舊至天明。”

“剪燭”核心含義為長夜叙談,其詩意源自李商隱,後成為文人表達深厚情誼的固定意象。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個别非主流釋義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哀梨蒸食迸斷邊緣科學禀服鉢囊承衰稱謝單介低面鼎覆法國號奉慕構精鈎治河上歌華浄儉刻剪刻警固鏡考酒兵救撲久習記意畯民軍員菌子況漢苦車狼窩攬月樂兒骊峯離題男婦南家納牖農隱鵬鼇前箓铨覆賞觌燒錢紙市列室孫世先生世儀飾擢肅莊探虎桃羞杏讓跳擲同心鳥萬竅蓶扈蝸睆五雀六燕無思無慮先帝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