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 唐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養此奉君子,賞覿日為娛。”
“賞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賞觌(shǎng dí) 指“觀賞”,尤其強調對自然景觀或藝術作品的欣賞。其中,“賞”意為欣賞、贊美,“觌”本義為相見,此處引申為接觸或感受(如山水、風景等)。
唐代詩人孟郊在《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中寫道:“養此奉君子,賞覿日為娛。”,這裡的“賞觌”即指通過觀賞石楠樹獲得日常的愉悅。
若需進一步了解“賞”字的其他用法(如賞賜、賞識等),可參考《新華字典》對“賞”的詳細解析。
賞觌(shǎng dí)一詞的意思是欣賞、觀看。它可以用來形容對于藝術品、景觀、表演等的欣賞與觀賞。
賞(shǎng)的拆分部首是貝,它的筆畫數為5。
觌(dí)的拆分部首是見,它的筆畫數為7。
賞觌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漢字。賞字表示觀察、欣賞、評定,觌字表示見面、相遇、會見。
賞觌的繁體字為賞覿。
古代寫賞字通常采用象形字形,“⺙”表示賞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賞”。
古代寫觌字通常采用會意字形,由“見”和“目”組成,表示相見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觌”。
1. 我很喜歡賞觌古代藝術品和文物。
2. 這個公園的花卉展覽非常值得賞觌。
3. 我計劃去觀看音樂會,賞觌美妙的音樂表演。
賞識、賞心悅目、賞月、賞金、觌面、觌世等。
欣賞、觀賞、品味。
厭惡、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