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七:“天之發遐籟,大小隨萬竅。” 宋 蘇轼 《七月五日》詩之二:“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馬臻 《遊仙詞》:“我自無為神自凝,萬竅不動心冥冥。”
“萬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自然界的孔穴
指大地上各種形狀、大小的孔洞或縫隙。這一用法源自《莊子·齊物論》中“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描述風吹過孔穴時發出的聲響,後成為自然現象的經典比喻。
人體的感官器官
引申為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孔竅。元代馬臻的詩文中曾用此意,如“萬竅含凄怆”,比喻感官對外界變化的敏銳感知。
“萬”在此表虛數,強調數量多;“竅”本義為孔洞,後擴展至人體器官。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指向自然還是人體。
《萬竅》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是對《萬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的解釋。
《萬竅》的拆分部首:竅(窗戶),竅的部首是穴。竅的拆分筆畫是5畫。
《萬竅》的拆分部首:萬(許多),萬的部首是一。萬的拆分筆畫是3畫。
《萬竅》的來源:《萬竅經》是佛教經典《法界觀聽經》的别名,該經主要強調淨界差别的意義。
《萬竅》的繁體字形:萬竅。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具體古代寫法記錄。
《萬竅》的例句:
1. 在佛教經典中,萬竅是指人的身體中有許多可以通向淨界的竅門。
2. 這位藝術家的心靈是萬竅開放的,所以他的作品總能觸動人心。
《萬竅》的組詞:萬象、萬物、千竅、百竅。
《萬竅》的近義詞:萬地、萬方、萬國。
《萬竅》的反義詞:一竅不通、閉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