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worthy;insignificant;negligible;trifling;be knee-high to a grasshopper (成)] 事物細小而輕微,不足挂齒
藐小得不值得一談。 艾青 《光的贊歌》八:“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天文學數字中的一粒微塵……也能反映出比本身更大的光。”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九章:“我在後方做了這麼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事,又算得了什麼呢!” 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不把自己的作品看得那麼高,我覺得我的作品是微不足道的。”
“微不足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ēi bù zú dào,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極其微小、數量極少或價值極低,完全不值得重視或提及。
字面拆分
引申含義
強調某事物在整體中占比極小,或某行為、影響輕微到可以忽略不計。常用于自謙或客觀評價,如形容個人的貢獻、錯誤、細節等。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或賓語。
適用場景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讨具體例句或文化背景,可以補充提問哦!
《微不足道》是一個有着深刻意義的成語,意思是指某件事物或某個人的重要性或價值非常小、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彳」和「巴」,部首「彳」表示行走的足迹,「巴」則表示物體之間的關系。
根據筆畫順序,「微不足道」這個詞一共有12畫。
來源于古代的典故故事,說的是宋朝的文學家歐陽修因為考試而去投奔一個高官,但因為歐陽修的信沒有送到官員手裡,所以官員根本沒有看到歐陽修的投訴。最終,歐陽修惱羞成怒,寫下了《微不足道》一文,表達了自己的失望和對官員的不滿。
在繁體中,「微不足道」的寫法與簡體一緻。
古時候,「微不足道」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康熙字典》中,這個詞的寫法為「彳忄彳戚」。
例句:他在公司的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沒人會記得他的名字。
組詞:微不足道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包含此詞的成語,如「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近義詞:微乎其微、微不可聞。
反義詞:重要、不可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