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鹜的意思、凫鹜的詳細解釋
凫鹜的解釋
鴨子。《爾雅·釋鳥》:“舒鳧鶩。” 郭璞 注:“鴨也。”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野曰鳧,家曰鶩。”《藝文類聚》卷六十引 漢 李尤 《彈銘》:“丸彈之利,以弋鳧鶩。”
詞語分解
- 凫的解釋 凫 (鳬) ú 水鳥,俗稱“野鴨”,似鴨,雄的頭部綠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遊湖泊中,能飛。 同“浮”。 〔凫茈〕古書上指“荸荠”。 同“洑”。 筆畫數:; 部首:幾; 筆順編號:
- 鹜的解釋 鹜 (鶩) ù 鴨子:趨之若鹜(喻很多人争着去,含貶義)。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凫鹜”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凫”和“鹜”兩個單字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凫鹜”泛指鴨子,但細分時有區别:
- 凫(fú):指野鴨,如《爾雅·釋鳥》中記載“野曰凫”,其特點是能飛,常栖息于湖泊,肉味鮮美。
- 鹜(wù):指家鴨,如《爾雅》提到“家曰鹜”,即人工馴養的鴨類。
2.分字解析
- 凫:
- 本義為野鴨,後引申為“浮水”(如方言中“凫水”)。
- 字形結構為上下組合,上半部分象征鳥的頭部,下半部分表示水。
- 鹜:
- 本義為家鴨,古漢語中也通“務”,表示追求(如成語“好高骛遠”)。
3.文獻出處與用法
- 《爾雅·釋鳥》明确區分“凫”與“鹜”,成為後世注解的重要依據。
- 漢代李尤在《彈銘》中寫道“丸彈之利,以弋凫鹜”,描述用彈丸獵捕野鴨的場景。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凫鹜”多用于文學或古風語境,如詩詞、典故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爾雅》《藝文類聚》等古籍或相關詞典工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凫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凫鹜】(fú wù)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指的是鳥類中的凫和鹜。凫,又稱野鴨,是指生活在水中的一種鳥類。鹜,是指一種體态矯健、擅長遊泳的水禽,也是野味中的一種美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凫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凫 - 幾 - 4畫
鹜 - 隹 - 8畫
來源:
《凫鹜》一詞的來源是古代文獻和民間傳說。凫在古代常用作鳥類的代稱,而鹜則是凫的一種。在古代文人墨客筆下,凫鹜是常常被用來形容飛鳥的美麗和自由。
繁體字:
《凫鹜》的繁體字是「鳧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凫鹜》一詞在古時的漢字寫法較為相似,凫的古字形為「斬」,鹜的古字形為「䲠」。
例句:
1. 池塘中遊弋着幾隻凫鹜,它們身姿優雅,如行雲流水般自在。
2. 這家飯店的特色菜之一就是烤鹌鹑和炖凫鹜。
組詞:
凫群、凫類、鹜鳴、鹜影、鹜步等。
近義詞:
鴛鴦、雁鴨、鹭鸶等。
反義詞:
夏鳥、雁行、鴿鳴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