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墩的意思、邊墩的詳細解釋
邊墩的解釋
猶邊堠。 明 張居正 《與王鑒川謀取闆介制虜》:“ 趙全 諸人,背 華 即夷,為日久矣,彼豈不預結於 俺 酋之左右,邊墩之人,亦豈無為之耳目者?”
詞語分解
- 邊的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幹(刵
- 墩的解釋 墩 ū 土堆:土墩。 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器具)。樹墩。 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古同“蹲”。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邊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專業屬性的建築術語,通常指位于橋梁、堤壩等結構物邊緣的墩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及《辭海》(第七版)的解釋,該詞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定義
“邊墩”指在橋梁、水壩等線性工程中,位于主體結構兩側或端部的支撐構造,主要承擔荷載傳遞、結構穩定及邊界防護功能。例如,在石拱橋中,邊墩既是橋台的一部分,也起到防止側向位移的作用。
二、結構與功能特點
- 力學支撐:邊墩通過自身重量和地基承載力,分散上部結構的壓力,避免應力集中(參考《中國土木工程百科辭典》)。
- 邊界防護:在水利工程中,邊墩常與閘門、護坡結合,防止水流沖刷或土體崩塌(《水利工程術語标準》GB/T 50095-2014)。
- 過渡作用:作為主體結構與連接部分(如引橋、道路)的過渡節點,确保整體協調性。
三、應用領域
- 橋梁工程:如梁橋、拱橋的橋台邊墩,常見于《公路橋涵設計規範》(JTG D60-2015)。
- 水利工程:用于水閘、溢洪道兩側,如三峽大壩的閘室邊墩設計。
- 曆史建築:傳統石橋邊墩多采用條石砌築,兼具功能性與藝術性,如趙州橋的邊墩結構。
四、相關術語辨析
與“中墩”相對,邊墩更強調位置的特殊性;而“橋墩”為廣義概念,可包含邊墩、中墩等類型(《工程結構通用規範》GB 55001-2021)。
權威文獻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中國土木工程百科辭典》.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6.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工程結構通用規範》GB 55001-2021.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邊墩”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水利工程術語
指水閘邊孔緊靠兩岸的閘墩,主要用于支撐閘門、啟閉台及交通橋等結構,同時具備導流、擋土和防止側向繞流的功能。根據設計不同分為兩種類型:
- 擋土型邊墩:直接承受土壓力,適用于分離式閘室結構;
- 非擋土型邊墩:需另設岸牆擋土,適用于整體式閘室結構。
二、文學/日常用語
作為成語使用時,指邊緣地帶或臨界狀态,比喻事物處于關鍵位置或接近某種界限。例如:“問題已到邊墩,需盡快解決。”
三、曆史軍事概念
在古籍中曾指邊防瞭望設施(邊堠),如明代張居正文獻中提到“邊墩之人”,描述邊防偵察人員。
補充說明
- 拼音:biān dūn;
- 結構:由“邊”(邊緣)和“墩”(矮牆/高台)組合而成;
- 應用領域:常見于水利工程專業文獻,日常使用較少,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思不得其解百聞不飽卿跛鼈千裡薄命不迨不禁赤佛堂蠢居單款登盤砥才敵庭棟榱鬥方兌獎恩恩相報風化負國桴木甘香鞏固陣地鈎己固辭歸甯瘊贅環宇撝叱火居道士疆陲绛帕降尊臨卑鍵轄薦擢幾般距堙良丁鱗鴻昧私渺視南帝蹑空暖壽評刑鋪監青旌青門瓜青黝栖翔阙翟曲棍日知錄柔祇騷翁墨客詩品守固天弢稊米朣胧無漏帳烏鞘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