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知錄的意思、日知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知錄的解釋

讀書筆記。清代顧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經義、吏治、財賦、史地、兵事、藝文等分類編次。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學術思想。書中錯誤之處,曾經閻若璩等訂正。黃汝成著有《日知錄集釋》,後又有多位學者加以整理研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日知錄”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對應書名和引申意義:

一、書名《日知錄》

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所著,是體現其學術思想的核心著作:

  1. 書名來源:取自《論語·子張篇》中子夏之言“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意為每日求知未知之事,每月複習已知之識。
  2. 内容結構:
    • 全書分三十二卷,涵蓋經義、史學、吏治、財賦等八大類。
    • 以“明道”“救世”為宗旨,包含政治主張(如“盈天地者,氣也”)和社會批判。
  3. 學術價值:
    • 顧炎武自述“采銅于山”,強調原創性考據,注重第一手資料。
    • 清代黃汝成曾作《日知錄集釋》,後世學者持續研究,成為清代考據學典範。

二、引申為學習态度

現代語境中,“日知錄”演變為成語:

  1. 含義:比喻每日堅持學習、積累新知,強調持續精進的精神。
  2. 例句:如“他踐行日知錄,每日閱讀專業文獻”。

附:顧炎武的寫作觀

他在《日知錄》中提出“文章須有益于天下”,反對空談怪力亂神,主張文字應“察民隱,紀政事”。這一思想對清代學術風氣影響深遠。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知錄》的意思

《日知錄》是根據漢字的意義和發音來組成的詞語。“日”指的是太陽,代表着時間的推移和一天的開始;“知”意為知道、了解,表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行為;“錄”指記錄。因此,《日知錄》的意思是記錄知識和信息的書籍或記錄。

《日知錄》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日”是《日知錄》的拆分部首,也是除了拼音外最基本的漢字之一。它的意思是太陽或日子。“日”有4畫。

“知”是《日知錄》的另一個拆分部首,它代表知識、了解等含義。“知”有8畫。

“錄”是《日知錄》的最後一個字,它表示記錄、記載。它有7畫。

《日知錄》的來源和繁體

《日知錄》是中國古代書籍的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筆記和手冊。它記錄了當時的政治、曆史、文化、哲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和信息。

繁體字版本的《日知錄》是使用繁體漢字書寫的版本,主要在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日”字的古代寫法中,上面的“口”字寫得更大,而底部的彎曲線稍有不同。“知”字的古代寫法中,上邊的一橫會直接與下面的兩個點相連,形成一個整體。“錄”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但是書寫的筆畫較為簡化。

《日知錄》的例句

1. 《日知錄》是一本寶貴的古代文獻,記錄了古人的智慧和知識。

2. 這本《日知錄》包含了各個領域的信息,在研究曆史時非常有參考價值。

3. 我在圖書館找到了一本《日知錄》,讀了其中關于科學發展的章節。

與《日知錄》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日志、知識、錄音、記錄

近義詞:筆記、手冊、紀錄、典籍

反義詞:遺忘、失憶、忘記、未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