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旌的意思、青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旌的解釋

(1).見“ 青雀旌 ”。

(2).青色的旗幟。木青色主生,故可作為投降不殺标志。《資治通鑒·唐懿宗鹹通十年》:“﹝ 張玄稔 ﹞以狀白 承訓 ,約期殺賊将,舉城降,至日請立青旌為應。” 胡三省 注:“木行色青,木主生,使立青旌,以示不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曆史文獻及文化象征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青旌指古代用青色羽毛裝飾的旗幟,主要用于儀仗或軍事信號。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方位象征

    青色對應五行中的“木”與方位“東方”,故青旌常用于東方軍隊的标識,如《禮記·曲禮》提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青龍即與青色旗幟關聯。

  2. 禮儀功能

    作為儀仗旗,青旌多見于祭祀、巡狩等典禮,彰顯威儀(《逸周書·王會解》)。

  3. 軍事通訊

    在戰場上,不同顔色的旌旗傳遞指令。青旌多表示“前方危險需謹慎”,如《墨子·旗幟》載:“青旗,水潦之兆。”


三、文學中的引申義

唐宋詩詞常以“青旌”隱喻自然景象或超脫之境:


參考資料來源(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推薦權威文獻庫):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全唐詩》數據庫(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注:古籍原文需通過專業平台查證,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青旌”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青雀旌的簡稱

指畫有青雀圖案的旌旗,常用于行軍或禮儀場合作為标識。根據《禮記·曲禮上》記載:“前有水,則載青旌”,意為軍隊前行時若遇水域,會高舉青旌提醒士兵注意。青雀(一種水鳥)圖案的旗幟能直觀傳遞前方有水的信息,幫助隊伍提前防範。


二、青色的旗幟

青色在五行中屬木,象征“生”,因此青旌也被用作投降或停戰的标志。例如《資治通鑒》記載,唐代張玄稔與承訓約定“立青旌為應”,通過懸挂青旗表示歸降,避免殺戮。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戰争中通過顔色傳遞非暴力意圖的智慧。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禮記》《資治通鑒》等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虎八音遏密北苑茶不敷測揆層層加碼怅怳朝理磁性材料村院定傾扶危扶風帳高卧洸洋桂苑含凍河濟诙辭護理猢狲王诘兵棘木之聽酒葫蘆決徒藍寶石理人亂下風雹露養履時謀懽木樁難忍念一泥封溺窩子畔道離經佩紫烹煮樵夫麒麟袍铨用染輿忍情賽龍舟商夢懷人釋梵視偉書課死而無悔台禁桃穣鐵銑溫顔窩裡翻項圈纖條縣正堂嚣嘩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