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刊號”是一個容易引起混淆的術語,需結合“書號”和“刊號”分别解釋。以下是詳細說明:
定義
書號是圖書的唯一标識碼,主要用于圖書出版管理。國際通用标準為ISBN(國際标準書號),我國曾使用“統一書號”,1987年後逐步過渡到ISBN系統。
結構
ISBN由13位數字組成(2007年前為10位),包含國家/語言代碼、出版社代碼、書名代碼、校驗碼等信息,例如:ISBN 978-7-100-XXXXX-X
(“7”代表中國)。
用途
用于快速識别圖書的出版地、出版社、版本及裝訂方式,便于圖書館、書店等機構管理庫存和訂單。
定義
刊號是期刊的唯一标識碼,分為國際刊號(ISSN)和國内刊號(CN號)。正規期刊需具備“雙刊號”。
結構
CN XX-XXXX
,其中“XX”是地區號(如11代表北京),“XXXX”為序號。ISSN 1008-XXXX
。用途
用于區分期刊的出版地、主辦單位及類别,是判斷期刊合法性的重要依據。
如需進一步查詢具體書刊號信息,可參考國家新聞出版署或圖書館系統數據庫。
《書刊號》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指書籍或刊物的編號。它既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書籍或刊物的唯一标識號碼,也可以用作動詞,表示為書籍或刊物編號。
《書刊號》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書(shū),刊(kān),號(hào)。其中,“書”是漢字的部首,讀音是“shū”,表示與書籍有關的意思;“刊”也是漢字的部首,讀音是“kān”,表示與刊物有關的意思;“號”的部首是口字旁,讀音是“hào”,表示編號的意思。
根據部首和筆畫的拆分,《書刊號》的總筆畫數為19筆。
《書刊號》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由“書”、“刊”和“號”這三個漢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書的漢字是「書」,刊的漢字是「刊」,號的漢字是「號」。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對于《書刊號》中的漢字,古時候的寫法也會有所調整。比如,書的古代寫法是「書」,刊的古代寫法是「刋」,號的古代寫法是「號」。
1. 這本書的《書刊號》是8373-102-4。
2. 請為這些刊物進行編號,分别寫上《書刊號》。
1. 書籍
2. 刊物
3. 編號
4. 書寫
5. 出版
1. 編輯號
2. 文獻號
3. 記錄號
4. 标識號
5. 檔案號
1. 無號
2. 未編號
3. 無标識
4. 未标記
5. 未分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