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郡的意思、監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郡的解釋

監察郡縣。亦指監察郡縣之官。《漢書·百官公卿表序》:“監禦史, 秦 官,掌監郡。”《說郛》卷三二引 宋 範正敏 《遯齋閑覽·詩談》:“ 魏公 開宴召三人者同賞,時 王禹玉 作監郡, 王荊公 為幕官, 陳秀公 初授衛尉寺丞為過客,其後四人皆相繼登台輔。” 元 虞集 《福州總管劉侯墓碑》:“﹝ 至元 ﹞二十二年,盜起其屬縣,監郡幾陷賊手,侯破賊出之。”《剪燈新話·申陽洞記》:“ 天歷 間,父友有任 桂州 監郡者,因往投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監郡是中國古代職官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代中央政府對地方郡級行政單位進行監察的職務或官員。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字義溯源

    “監”在古漢語中意為監察、監督,《說文解字》釋為“臨下也”,強調上級對下級的管控職能;“郡”作為秦漢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單位,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駐防區。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即“監察郡務”之意。

  2. 曆史職能演變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秦代已設監郡禦史,隸屬禦史府,負責稽查郡守行政、刑獄及賦稅。至漢代,監郡制度發展為刺史巡察制,漢武帝将全國劃分為十三刺史部,刺史“以六條問事”,重點監察郡國守相的不法行為。這一制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演變為固定地方官,唐代改稱觀察使,職能從監察向行政過渡。

  3. 與其他監察官職的區别

    監郡與“督郵”“司隸校尉”等職存在職能重疊但管轄層級不同。如《後漢書·百官志》載,督郵為郡級屬官,負責督察縣政;而監郡作為中央派遣官,直接對朝廷負責,具有跨郡監察權,其品級雖低于郡守但擁有彈劾權。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監郡”是中國古代官職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監察郡縣行政的職能,亦可指代行使該職能的官員。該詞由“監”(督察)和“郡”(地方行政單位)構成,字面意為對郡級行政的監督。

二、職能與演變

  1. 秦代起源
    初為郡監禦史,掌監察郡政,《漢書·百官公卿表》載:“監禦史,秦官,掌監郡”。
  2. 漢代至晉代
    刺史别稱監郡,形成“府統州、州監郡”的三級監察體系(《晉書·範汪傳》引述)。
  3. 具體職責
    監督地方官員的忠誠度、廉潔性及履職情況,防範貪腐與失職(查字典詳釋)。

三、曆史實例

引用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奧助襖子白齒青眉白手成家白足僧鄙土乘勢使氣蟲沙猿鶴到了打請笛材東崗子遁肥番降犯圍浮夫昏嚚火舫澗阿藉令岕片暨暨進業繼褰吉人就伴可喜種朗徹犂旦離離蔚蔚流口水榴蓮六用露冕牛眠地炰哮蓬室捧土憑虛客品貌非凡請蕲窮工極變七夕紅染翰成章熱水瓶三紅秀才讪讓奢泰疏绌叔帶題劍退撄外援忘機伍百五典三墳鄉井賢識亵服西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