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镘的意思、銅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镘的解釋

銅錢。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二折:“憑着我六文家銅鏝,博的是這三尺金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镘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底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銅"指金屬銅,"镘"(màn)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錢币的背面"或"抹牆工具"(《漢語大詞典》第11卷,商務印書館,1993)。組合後"銅镘"特指古代銅質貨币,尤指宋代流通的銅錢。錢币學家彭信威在《中國錢币史》中指出,宋代"銅镘"常鑄有年號,如"熙甯銅镘""元祐銅镘",是研究貨币史的重要實物(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二、文化内涵延伸

在宋代文獻中,"銅镘"被賦予社會價值象征。《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商鋪"銅镘叮當,晝夜不絕",生動再現了銅錢流通場景。元代《南村辍耕錄》更以"銅镘聲裡說豐年"的詩句,将貨币流通與國運興衰相聯結。

三、器物學考據

考古發現顯示,宋代"銅镘"直徑約24毫米,重量3.8-4.2克,采用翻砂鑄造工藝。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崇甯通寶"銅镘,其镘背星月紋印證了《夢溪筆談》"镘文示鑄局"的記載(中華書局,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銅镘”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銅錢,即古代以銅為主要材質鑄造的貨币。例如元代雜劇《燕青博魚》中提到的“六文家銅鏝”,即以六枚銅錢作為賭注參與博魚遊戲。

  2. 文學出處與語境
    該詞主要見于元代文學作品,如李文蔚的《燕青博魚》第二折:“憑着我六文家銅鏝,博的是這三尺金鱗。”此處通過銅錢與魚獲的對比,生動展現了市井生活場景。

  3. 綜合理解
    從構詞看,“镘”本指塗牆工具(如“鐵镘”),但“銅镘”通過借代手法專指銅錢,可能與錢币的圓形或鑄造工藝相關。該詞目前主要用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

補充說明:當前可查資料中,“銅镘”未發現其他引申義或網絡新解,建議結合元代社會經濟文獻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案具白角扇豹席悲商标刀碧碧蔔蔔閟氣博刀博謇顫顫巍巍長行局嘲調愁怨春度猝死刁鑽促搯堤潰蟻孔阜颠拱手聽命丱髻鬼主寒虀化洪藿蠋戶型接絕雞鳴候旦近客積蘇酒筵蹻疾開辟誇矜曠瀁雷行镠鐵論讬缗蠻佩刀烹滅批鳳普濟衆生潛包前婦萋錦日程表柔願撒貨散句三丘上舍審守田井銅鼓钗土洋結合王母桃仙步巷術鹹夏骁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