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簋飧的意思、簋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簋飧的解釋

亦作“ 簋飱 ”。1.盛在簋内的熟食。《詩·小雅·大東》:“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毛 傳:“飧,熟食,謂黍稷也。”

(2).謂一簋熟食。《後漢書·張衡傳》:“於心有猜,則簋飧饌餔猶不屑餐, 旌瞀 以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簋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盛放在“簋”(ɡuǐ)中的熟食,特指黍稷類谷物制成的飯食。其中“簋”是古代盛放食物的青銅器或竹木器皿,形制多為圓口雙耳;“飧”(sūn)則指熟食或簡單的飯食。

  2. 文獻出處與用法

    • 《詩經·小雅·大東》提到“有饛簋飧,有捄棘匕”,描述簋中食物滿溢、用棘木勺取食的場景。
    • 《後漢書·張衡傳》以“簋飧”比喻簡樸的飲食,如“簋飧饌餔猶不屑餐”,表達對粗陋食物的不屑。
  3. 擴展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簋飧”還可代指祭祀或日常飲食中的禮儀性餐食,反映古代飲食文化與禮制結合的特點。例如《毛傳》注“飧”為“熟食,謂黍稷也”,強調其作為祭祀用品的屬性。

該詞多用于先秦至漢代文獻,既指具體的盛器與食物組合,也蘊含禮儀、簡樸等文化意象,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簋飧》的意思

《簋飧》是一句古代成語,意為豐盛的飯食。在古代,簋是一種盛食物的器皿,而飧指晚間的飯食。因此,簋飧的意思就是豐盛的晚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簋飧》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簋”、“飠”,其中“簋”的部首是“⺮”(竹),“飠”的部首是“食”(食物)。它的總筆畫數是28畫。

來源和繁體字

《簋飧》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中國古代文獻中的一句描寫豐盛飯食的成語。它的繁體字形為「簋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簋飧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簋的寫法為「簋」,并且簋字中的竹旁在古代的寫法是「⺮」。飧的寫法為「飧」。

例句

他們在豐盛的簋飧中享受美好的時光。

組詞

簋飧盈壇、簋銜珍馐、簋負黍稈。

近義詞

盛宴、豐宴。

反義詞

簡餐、清淡的食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