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用以召神驅鬼的紅色符箓。 唐 楊衡 《贈羅浮易煉師》詩:“默書絳符遍,晦步鬥文成。”
“绛符”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理解:
基本解釋:指道教用于召神驅鬼的紅色符箓。
詳細說明:
成語用法: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用紅色綢帛封存文書”,比喻将事情封存不再提及。此用法較少見,可能與古代官方文書用绛帛封印的習俗相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道教符箓文化研究》或唐代詩文注解類文獻。
《绛符》是一個由绛和符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象征權力和尊貴的符篆”。這個詞語常常被用來形容古代皇帝的印章,代表皇帝的權威和統治力。
《绛符》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绛(纟)和符(⺮)。其中,绛的拼音為jiàng,符的拼音為fú。
绛的總筆畫數為11畫,符的總筆畫數為11畫。
《绛符》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帝王制度。古代皇帝在即位之後,會使用特定的印章來代表自己的統治權力,這些印章被稱為“绛符”。
在繁體字中,绛的繁體寫法為緞,符的繁體寫法為籙。
在古代,绛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由纟構成的紅色線繩,二是由較大的一端扣住的印飾。
符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由三個豎的竹簡和一個橫的筆畫組成。
1. 他親手捧着绛符,莊嚴而自豪地宣布了自己的皇帝身份。
2. 皇帝将绛符交給重臣,代表着他對其賦予了重要的職位和權力。
《绛符》可以組成的詞語有:
- 绛珠瑪瑙:指皇帝的玺印以及其他權力代表物。
- 绛帳:指皇帝的寝宮。
- 符節:指符合規定的典禮或節日。
《绛符》的近義詞可以是印玺、玉玺等。
《绛符》的反義詞可以是普通印章、私人印章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