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檢的意思、失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檢的解釋

(1) [indiscretion]∶不檢點的事情

小心不要提及她早期生活的失檢

(2) [unrestrained]∶疏于檢點

行為失檢

詳細解釋

(1).謂輕率定論而欠審慎檢核。 清 孫志祖 《讀書脞錄·虞書》:“竊疑古人蓋以二典為《虞書》《大禹謨》以下為《夏書》也。 亭林 之言為失檢。”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骨都侯喜殺南單于安國》:“ 惠氏 因見史文下有‘ 師子 永元 六年立’雲雲,誤謂至此始入六年,遂以殺 安國 事在前,屬之五年,翻謂《通鑑》為誤,疏矣。 惠氏 此處實失檢。”

(2).言談舉止不加約束、失于檢點。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婢女代嫁》:“ 朱 私語同官曰:‘此我失檢,不知 雲汀 家亦有 碧蓮 姊也。’”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但因青年,或語言文字有失檢處,因而得禍,亦未可知。” 茅盾 《劫後拾遺》二:“她小聲罵道:‘真不怕丢臉!’同時又有意無意地朝她丈夫望了一眼,忽然她覺得那一句話有點失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行為疏于檢點
    指言行舉止缺乏約束,不符合規範或禮儀。例如:

    “他因生活失檢染上惡習”,或“行為失檢”。
    現代用法多指道德、生活作風上的不端,如吸毒、宿娼等行為(參考)。

  2. 學術或言論輕率欠審慎
    多用于古籍文獻,指因疏于核查而得出錯誤結論。例如:

    清代學者孫志祖批評顧炎武“亭林之言為失檢”,指其考證不夠嚴謹。


二、語境與用法


三、注意事項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檢

失檢(shī jiǎn)是一個表示遺漏或失誤的詞語,常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未經檢查或未經發現而出現了問題。

部首和筆畫

《失檢》的部首是“失”字的左邊的“大”字,總共有4畫;右邊的“佥”字,總共有7畫。

來源

《失檢》一詞為現代漢語詞語,由“失”和“檢”兩個字組成。失,意為遺漏、失誤,檢,則表示審查、查驗。

繁體

繁體字“失檢”中的“檢”字由“木”和“佥”兩個部分構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繁體的“失檢”可以認為是部分延續了古代的字義來寫的。

例句

1. 這次産品質量問題是由于生産線失檢所緻。

2. 老師檢查作業時漏掉了其中一份,出現了失檢的情況。

組詞

失誤、失察、失誤、失職、檢查、檢驗、查驗

近義詞

疏漏、疏忽、遺漏、疏失

反義詞

檢閱、檢視、檢查、審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