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愛的意思、兼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愛的解釋

(1).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 堯 讓賢,以為民,氾利兼愛德施均。”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兼愛,不羞執鞭。” 許地山 《無法投遞之郵件》:“ 啟芳 說我是泛愛者, 勞生 說我是兼愛者,但我自己卻以為我是困愛者。”

(2). 春秋 、 戰國 之際, 墨子 提倡的一種倫6*理學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别等級,不分厚薄親疏。《墨子》中有《兼愛》三篇,闡述其主張。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兼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兼愛”是中國古代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由墨子提出,主張無差别、無等級的廣泛關愛。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兼愛”強調平等、普遍的愛,主張對待他人應如同對待自己,不分親疏、貴賤或地域差異。墨子認為,社會紛争源于“不相愛”,因此提倡通過“兼相愛”實現“交相利”(互利共赢)。

2. 與儒家思想的對比
墨家“兼愛”直接針對儒家“愛有等差”原則。儒家主張從血緣親情出發,愛有親疏之别(如“仁愛”),而墨家認為這種差異會導緻偏私與沖突,主張以無差别之愛消除社會矛盾。

3. 理論基礎

4. 現實意義

示例與延伸
《荀子·成相》以堯為例說明“泛利兼愛德施均”,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也引用“仲尼兼愛”佐證其觀點。英文常譯為“Universal Love”或“Equal Affection for All”。

可通過(搜狗百科)、(文言文翻譯)等來源進一步了解經典原文及曆史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愛

兼愛是指廣泛、普遍地關心和愛護他人,不分族裔、階層和個人關系的一種道德觀念。它标志着一個人具有廣泛的仁愛之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愛的部首是兒字底,拆分為兩個部分,分别是兒字旁和心字旁。在字形上分别有4畫和4畫。

來源

兼愛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這一篇的對話中,其中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後來,“不患人之不己知,悟已’” 的注解中注釋了“兼愛”這個詞。兼愛在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被廣泛弘揚。

繁體

兼愛(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兼愛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的寫法是“兼愛”。

例句

1. 他秉持着“兼愛”的理念,無論與誰相處都充滿了關愛和寬容。

2. 在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應該體現“兼愛”精神,相互幫助,互相扶持。

組詞

1. 兼容:包容并接受不同的意見或觀點。

2. 愛心:對他人充滿關愛和照顧。

近義詞

仁愛、關懷、慈愛

反義詞

偏愛、歧視、偏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