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甲勑的意思、甲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甲勑的解釋

亦作“ 甲勅 ”。指重要的诏令、公文等。 唐 李翺 《右仆射楊公墓志》:“宰相 裴垍 素未知公,及 遂振 之譖,遂以公為吏部侍郎,重修甲勑,用備姦源。”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 唐 大和 二年勅尚書省二十四司制勅及勅甲等,近日檢報,多稱斷裂,宜各委本司郎中甲庫官,并重粘背及同書名印所斷裂縫,跋尾後雲,某甲勅卷若幹縫斷裂。乃知甲者、勅甲之謂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甲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

  1. 本義與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原指重要的诏令、公文,常見于唐宋時期官方文書。例如唐代李翺《右仆射楊公墓志》提到“重修甲勑”,指修訂重要法規;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也記載了“甲勅卷”的修複流程,印證其作為官方檔案的性質。
  2. 引申義與比喻用法

    • 據權威詞典解釋,“甲勑”最初指刻有文字的木牌或竹片,後衍生出比喻義,形容事物微小或不值一提。這種用法可能源于其作為記錄載體的物理形态較小,逐漸演變為修辭表達。
  3. 使用場景辨析

    • 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正式公文場景,強調重要性;
    • 在文學或口語中,則偏向借代微小事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提示: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若需準确理解古籍中的“甲勑”,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背景分析,避免單一釋義導緻的誤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甲勑的意思

甲勑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為官方執照或證書。在古代,它是一種特殊的标記,由國家授予具有特定身份或特權的人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甲勑的部首是疒(疔部),它由四個筆畫組成。

來源

甲勑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秦朝。這些官方執照通常以青銅、石材或木闆制成,上面刻有各種文字和符號,代表着持有人的身份和權力。

繁體

甲勑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甲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甲勑的寫法略有不同。它通常由「軍」和「貝」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

1. 我終于獲得了甲勑,可以開始擔任官職了。

2. 這塊古老的甲勑展示了當時的權力結構和社會等級。

組詞

1. 軍甲:指武裝力量穿戴的防護裝備。

2. 甲等:指等級、程度或品質最高的。

近義詞

官印、官證、執照

反義詞

平民、普通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