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危險的局勢或即将傾覆的國家轉為穩定。《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注:“定,安也;傾,危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古者,明王讨暴衛弱,定傾扶危,則小國之君悅。讨暴定傾,則無罪之人附。” 晉 葛洪 《抱樸子·貴賢》:“唯識玩弄可以悅心志,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犀象珠玉無足而至自萬裡之外,定傾之器能行而淪乎四境之内。”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議上》:“剛柔互濟,策力兼用,提倡風氣,賢才益興,定傾濟變,決於須臾矣。”
“定傾”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基本含義:指事物或局勢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同時,存在一定的傾斜或偏向。
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指通過行動使危險局勢或瀕臨傾覆的國家恢複穩定。
用法與出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國語》《抱樸子》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定傾是一個抽象詞語,可以表示固定傾斜、安定沉靜等含義。它的拆分部首是“⺧”和“豆”,總計有11個筆畫。此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在《說文解字》中,定傾被解釋為物體平穩傾斜的狀态。
在繁體漢字中,定傾的寫法為「定傾」。繁體字通常在中文古籍、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中使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存在一定的變化。定傾一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這些細微的變化并不影響其意義。
1. 在這個搖搖欲墜的山崖上,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定傾的點才能站穩。
2. 隻有心靜如水,才能達到内心的定傾。
組詞的方法可根據上下文和需求而異。下面是一些與定傾相關的詞語:
1. 固定
2. 傾斜
3. 安定
4. 平穩
5. 沉靜
與定傾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穩固
2. 平衡
3. 鎮定
4. 靜穩
與定傾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搖晃
2. 不穩
3. 狂亂
4. 動蕩
總之,定傾是一個抽象詞語,表示固定傾斜、安定沉靜等含義。它的拆分部首是“⺧”和“豆”,總計有11個筆畫。在繁體漢字中,定傾的寫法為「定傾」。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下面是一個例句:“在這個搖搖欲墜的山崖上,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定傾的點才能站穩。”與定傾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穩固”、“平衡”和“鎮定”,而相反的詞語有“搖晃”、“不穩”和“狂亂”。【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