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架子車。《新華半月刊》1958年第4期:“在運輸工具上,行駛小河的三噸至五噸小木帆船造價隻需六十至二百元,比架車和獸力車投資少,比汽車投資就更少了。”參見“ 架子車 ”。
“架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性較高的資料進行辨析:
作為運輸工具的名稱(綜合)
作為成語的争議性解釋(僅見于)
補充說明:
建議:若在文獻中遇到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需查詢标準釋義,推薦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權威辭書。
架車是指使用架子或車架支撐物體的行為或工具。一般指用于搬運或搭建重物、建築物等。
架車由木部(木字旁)和車部(車字旁)組成,其中木部的拆分部首為木,車部的拆分部首為車。
架車的總筆畫為15畫。
架車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其字形和意義源于實際的搬運和搭建行動。
架車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架車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區别,字形略有差異。根據古籍可以了解到,架車在古代常用的寫法為「架車」。
1. 工人們在搬運重物時,需要使用架車來支撐。
2. 搭建建築時,架車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3. 農民用架車把一捆捆稻草運回家。
1. 架橋:指搭建或修建橋梁。
2. 架子:指用于搭建或支撐物體的框架。
3. 搭架:指搭建或組裝支撐物體的架子。
1. 扛運:指用肩膀或手臂搬運物體。
2. 運輸:指搬運或運送物品到目的地。
1. 放下:與架車的搬運動作相反,指将物體從高處或手中放下。
2. 拆卸:與架車的搭建動作相反,指将物體拆開或拆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