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所司的意思、所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所司的解釋

(1).猶職責。《後漢書·桓帝紀》:“詔曰:‘……各明守所司,将觀厥後。’”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省事》:“且議官所知,不能精於訟者,以淺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當也。”

(2).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唐 陳子昂 《上蜀川軍事》:“陛下若以此奏非虛,或可採者,請勒臣付所司對議得失。” 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制》:“爾在 相城 ,蝗不為害,所司曾上其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所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所"和"司"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掌管的事務、負責的職責或相應的主管部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掌管的事務或職責

    • "所司"最核心的意思是某人或某機構所掌管的具體事務、負責的職責範圍。這裡的"所"是助詞,與後面的動詞"司"(掌管、主管)結合,構成名詞性結構,表示"所掌管的東西"或"所負責的事情"。
    • 例如:"恪盡職守,做好所司"(意思是:忠于職守,做好自己負責的事務)。《漢語大詞典》明确指出"所司"指"主管的職掌"。
  2. 引申義:相應的主管部門或官員

    • 由"掌管的事務"這一含義引申,"所司"也常用來指代負責處理該項事務的政府部門、機構或具體的負責官員。
    • 例如:"此事應交由所司處理"(意思是:這件事應該交給負責此事的部門處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解釋"所"的用法時,也涵蓋了這種指代主管部門的用法。
  3. 曆史淵源與用法

    • "所司"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正式場合,指官員的職責或相應的官署。例如,《後漢書》中有"各令所司,加意綏撫"的記載,意為命令各主管部門用心安撫百姓。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中收錄了大量古籍和現代文獻中"所司"的用例,印證了其曆史沿革和用法。

"所司"一詞,從漢語詞典的角度看,其詳細意思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其用法較為正式,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尤其在指代政府部門時。理解其關鍵在于把握"司"的"掌管、主管"之意與"所"字結構的名詞化功能。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所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職責、職分
    指官員或機構應承擔的職務或責任。例如《後漢書·桓帝紀》中“各明守所司”,意為要求官員明确各自的職責範圍。

  2. 主管的官吏(即“有司”)
    泛指具體負責某類事務的官員或部門。如唐代陳子昂《上蜀川軍事》中“請勒臣付所司對議”,即請求将事務交由主管官吏商議。


二、詳細解釋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後漢書》《顔氏家訓》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版帳錢鄙計彼時慘怖穿鍼從敵淬砺當盧地首都郛帆索肥腯鳳骨龍姿佛傘負雀高傲自大嗨喲含經堂涵受韓信用兵,多多益辦鶴林友哄傳懷服花衫胡虜昏蒙或問見謂極目稘歲齑音鮆窳拉毛練習曲柳含煙孟姜鳴鍭泥日逆視攀鱗附翼飄決鉛字合金輕歌劇阙廷羣翔牲醪壽紀殊鄰橓華松花粉倠丑逃佚投酒屯結脫簡未期骛行縣鄙銜聚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