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鐮的意思、火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鐮的解釋

[steel for flint] 鋼制鐮刀形用具,用來擊打火石使産生火花

詳細解釋

亦作“ 火鎌 ”。1.取火工具。用鋼制成,形似鐮刀,故稱。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三折:“家僮将火鐮火石引起火來。”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火器》:“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一章:“老漢一邊裝煙一邊說:‘拿了煙鍋忘了拿火鐮。’”

(2).古代攻城用的兵器。《宋史·兵志十一》:“ 皇祐 元年禦 崇正殿 閲知 澧州 供備庫使 宋守信 所獻衝陣無敵流星弩……火鎌石火綱三刃。” 明 茅元儀 《武備志·攻具·火鐮圖說》:“火鐮以鈎刀為刃……凡攻城将透,積薪草、松明、麻籸於地道中,加以膏油,縱火焚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鐮是中國古代一種傳統取火工具,其名稱來源于其鐮刀形狀和功能特性。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火鐮是鋼制鐮刀形器具,通過擊打火石(燧石或鵝卵石)産生火花,配合火絨引燃取火。在元代《張生煮海》等古籍中已有明确記載。

二、核心結構

  1. 主體:彎形鋼條(形似鐮刀),部分刻有龍紋等裝飾
  2. 組合配件
    • 火石:硬度較高的燧石或河灘鵝卵石
    • 火絨:艾草等易燃植物纖維
  3. 收納裝置:皮質包袋,内置磁鐵封口設計,防潮防丢失

三、曆史演變

四、使用方法

  1. 火石與鋼刃快速撞擊産生火星
  2. 火星落入火絨後吹氣助燃
  3. 常見于戶外活動、竈台點火等場景(參考造句示例:獵人用火鐮引燃篝火)

五、文化意義

作為農耕文明的重要見證,火鐮承載着傳統生活智慧,現多作為民俗收藏品。其設計原理(金屬撞擊取火)甚至影響了早期槍械發火裝置的發展。

注:完整曆史圖鑒可參考漢典()與搜狗百科()的詳細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鐮》的意思

《火鐮》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火燒制出來的鐵器,常用來指代農業中用來割取莊稼的一種農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鐮》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火和長音部,火是它的首部,長音部是它的末部。

《火鐮》總共有10畫,其中火部有4畫,長音部有6畫。

來源和繁體

《火鐮》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當時農民們用火燒制出來的鐵器進行農耕作業。

在繁體字中,火部的「長」字會寫成「長」,整個詞語寫作「火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古時候寫《火鐮》的方式也不同。

在《康熙字典》中,《火鐮》的火部寫作「⺨」,長音部寫作「音虋」。

例句

1. 農民們在禾場上揮舞着火鐮,忙碌着收割莊稼。

2. 在田地中,火鐮的刀刃犁過地面,一片片麥浪倒下。

組詞

火炬、火災、火苗、火山、鐮刀、鐮鼬等。

近義詞

火刀、火矛、火斧等。

反義詞

水鐮、水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