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拘捕押送。 明 陶宗儀 《辍耕錄·盜有道》:“縱其自取七寶繫腰、金玉器皿,席捲而去。翼旦,責令有司官兵肖形掩捕,刻期獲解。”
“獲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獲解(拼音:huò jiě)指拘捕并押送,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官府對犯人或盜賊的緝拿過程。例如,明代陶宗儀在《辍耕錄·盜有道》中提到:“責令有司官兵肖形掩捕,刻期獲解。”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官府追捕盜賊後将其押送至指定地點的行為,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獲”的詳細字義(如“獲”與“穫”的異體字區别),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獲解是一個動詞,它的意思是獲得解脫或者獲得解決。它通常用來表示解除困擾、煩惱或困難的狀态。
獲解的拆分部首是⺧和貝,其中⺧為“勹”、“包”的意思,貝為“貝殼”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8。
獲解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盡管它的繁體字形式為獲解,但在現代新華字典中,它僅作為獲解的簡化形式出現。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獲解可能會被寫成“獲解”。
1. 在經過艱苦努力之後,他終于獲解了貧困的困擾。
2. 通過溝通和共同努力,我們希望能夠獲解這個問題。
獲勝、獲得、解決、解脫、解答
解脫、解除、解決、排解、消解
困惑、束縛、拖延、困擾、加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