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麟德曆的意思、麟德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麟德曆的解釋

唐高宗 麟德 二年頒行的曆書。《舊唐書·曆志一》:“ 高宗 時,太史奏舊曆加時寖差,宜有改定。乃詔 李淳風 造《麟德曆》。”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李淳風 最精占候,其造《麟德曆》,自謂應 洛下閎 後八百年之語,似極精且密矣,然至 開元 二年,僅四十年,而緯晷漸差,不亦近兒戲乎?”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 唐高宗 時, 李淳風 依據《皇極曆》《麟德曆》,被推為古代名曆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麟德曆是中國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編撰的一部重要曆法,始行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故名。該曆法以《皇極曆》為基礎,融合南北朝時期祖沖之《大明曆》等成果,是唐代首部官方頒布的綜合性曆法體系。其主要特點包含:

  1. 定朔法改良:首次采用"定朔"推算日月合朔時刻,取代傳統平朔法,更精确反映天體運行規律,《舊唐書·曆志》載其"推步之術,無出淳風之右"。
  2. 曆元創新:以"甲子歲甲子朔旦冬至"為曆算起點,建立"麟德甲子元曆"體系,簡化了傳統上元積年計算。
  3. 交食預報:新增"五星淩犯"與月食計算法,首次系統記載彗星、流星等異常天象的推算方法。

該曆法共施行64年,至開元十六年(728年)被僧一行《大衍曆》取代,但其"定朔推步"原理為後世曆法奠定基礎。《中國天文學史》評價其"标志着中國古代曆法體系從經驗積累向數理推算的轉折"。現存完整記載可見于《新唐書·曆志》及敦煌出土的唐代曆書殘卷。

網絡擴展解釋

麟德曆是唐代李淳風編撰的一部重要曆法,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頒行,具有以下核心信息:

一、基本定義

麟德曆是唐代官方曆法,由天文學家李淳風在隋代《皇極曆》基礎上改進而成,廢止了傳統19年7閏的“閏周定閏”規則,簡化了曆法計算。

二、制定背景

三、主要特點

  1. 技術革新

    • 采用二次差内插法推算日月運動,提升精度;
    • 設立“總法1340”作為公共分母,統一回歸年、朔望月等周期的奇零部分計算;
    • 廢除章蔀紀元法(傳統曆法累贅的周期計算)。
  2. 定朔法的完善
    雖繼承隋代定朔法,但為避免連續四個大月現象,首創“進朔遷就”調整法,兼顧實用性與天文規律。

  3. 局限性
    未考慮歲差(地球自轉軸周期性擺動),導緻開元年間出現緯晷偏差,後被《太衍曆》取代。

四、曆史影響

附:詞義澄清

需注意,部分詞典(如)誤将“麟德曆”解釋為“品德高尚”的成語,此說法缺乏曆史依據,實際專指唐代曆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白見半邊半音擘錢不見不揪不睬吵吵鬧鬧秤水陳皮詞牒大祫打坐凋獘堤堰福不盈眦複印寒乞兒好為事端衡陽雁斷骅騄黃巾起義火食健夫交還郊戍解字雞膚鶴發矜功伐能矜率九數幾許颏頰款悃梁窦利害得失陋小論證綸旨緑野千章萬句寝食俱廢毬式塞瓦定理三姑六婆史傳詩囚實字說和死不回頭搪瓷透遞鍡鑸限絕閑門小牢子骁衛蟹青偕偕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