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樂器名。形為方匣,内置發條,機動發音,能奏出固定的樂曲。 清 王韬 《甕牖馀談·洪逆瑣記》:“每乘馬出,攜洋人所製八音匣,鏗鏘作聲,以為樂。”後
“八音匣”是一種機械音樂裝置,其解釋可綜合多來源信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結構 八音匣是西洋傳入的機械樂器,形似方匣,内置發條裝置,通過機械傳動使金屬音片振動發聲,能自動演奏固定樂曲。部分資料提到其内部有不同長度的金屬音條,通過排列組合形成旋律(雖權威性低,但結構描述與其他機械原理吻合)。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該器物在清代已傳入中國,如王韬《甕牖馀談》記載太平天國将領洪秀全曾攜帶八音匣出行。曆史上主要流行于歐洲,既是音樂玩具,也是工藝收藏品。
三、别名與演變 漢典等權威資料顯示,“八音匣”與“八音盒”“八音琴”為同物異名。現代多稱八音盒,早期中文文獻多使用"匣"字描述其盒狀外觀。
四、引申含義 個别資料提及該詞可比喻精通多種樂器者(如),但此用法較罕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注:如需完整曆史發展脈絡或機械原理圖解,可參考博物館類權威資料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