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混成旅的意思、混成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混成旅的解释

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兵混合编成的独立旅。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那时的事,我以为即使在《阿Q正传》中再给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过山炮,也不至于‘言过其实’的罢。”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单是 湘西 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十万人。” 老舍 《赶集·柳家大院》:“院子里的孩子足够一混成旅,怎能记得清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混成旅是军事术语,指由多个不同兵种或专业部队混合编成的独立作战单位。其名称源于“混合编成”的核心特征,通常包含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具备独立执行战术任务的综合能力。

词源与构成

“混成”在汉语中意为“不同成分结合而成”,源于古代军事组织理念,如《武经总要》中“混一诸军,各尽其能”的记载。“旅”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现代沿用为介于师与团之间的战术兵团。二者组合后,专指具备多元作战能力的合成化部队。

历史演变

该编制最早见于19世纪欧洲军事改革,20世纪初传入中国。据《中国近代军事史》记载,北洋政府时期已出现“混成协”(相当于旅级单位),抗战期间发展为标准编制。现代解放军混成旅实行模块化编组,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配兵种比例。

战术价值

相较于单一兵种部队,混成旅具有三大优势:

  1. 火力协同:多兵种武器系统形成立体攻防体系
  2. 独立作战:后勤、情报、工程保障单位集成化配置
  3. 快速反应:精简指挥层级提升战场应变效率

权威参考

定义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版)第238条,编制特点详见国防大学《合成军队作战指挥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三章第二节。

网络扩展解释

混成旅是一种多兵种混合编成的军事单位,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其概念和特点可综合如下:

一、定义与组成

混成旅由多个兵种(如步兵、装甲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后勤部队等)混合编成,通常还包括特种部队和情报人员。这种编成方式旨在实现协同作战,适应不同战场需求。例如,民国时期的混成旅还包含骑兵等传统兵种。

二、历史起源

  1. 清末背景:因军费不足,清廷在编练新军时采用“混成协”作为过渡编制,整合步兵与其他辅助兵种(如骑兵、炮兵)。
  2. 民国发展:1912年北洋政府将“混成协”改称“混成旅”,成为独立战术单位。例如冯玉祥曾担任第16混成旅旅长。

三、结构与规模

四、特点与意义

  1. 独立性:不隶属于固定师级单位,可直接执行战术任务。
  2. 历史作用:在军阀混战时期成为实用编制,北洋政府曾拥有97个混成旅,远超常规陆军师数量。
  3. 国际影响:日本曾借鉴该模式组建“混成旅团”,成为跨国军事合作的早期范本。

五、现代关联

虽然现代军队已较少使用“混成旅”名称,但其多兵种协同理念仍体现在合成化部队中。

别人正在浏览...

百计千谋百帕策名就列茶炊昌义産门嗔忿筹款楚巫麤刺打游击调经叠迹断乎蹲足幡华芥蓝裹头汉镜闳杰呴鸣厚意虎列拉寄处接煞径露襟上锦檀进香籍死开达楷字空发快捷廊头妙计挠怀棚架平庸气干汽缸曲述人祀搧风上浣纱帷摄级甥女説不上嘴树势祀土贴己通刺玩儿完违义五教掀髯黠驵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