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口扳須的意思、虎口扳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口扳須的解釋

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再生緣》第五五回:“咳!如今也不用説了。 酈老師 縱是 麗君 ,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鬚,龍頭鋸角。”一本作“ 虎口拔鬚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虎口扳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比喻冒着極大的危險去做某事,類似于“虎口拔牙”,形容人勇敢無畏或铤而走險的行為。字面意思是“從老虎嘴邊拔胡須”,因老虎兇猛,此舉極可能喪命,故引申為極高風險的行動。

二、詳細解析

  1. 來源典故
    出自清代陳瑞生的小說《再生緣》第55回:“郦老師縱是麗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須,龍頭鋸角。”。此處通過“虎口扳須”與“龍頭鋸角”并列,強調行為的危險性。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需要極大勇氣的冒險行為,例如:

    • 商業決策中孤注一擲的策略;
    • 緊急情況下舍己救人的行動;
    • 挑戰權威或突破困境的嘗試。
  3. 近義詞
    “虎口拔牙”“虎口拔須”等,均以“虎口”象征險境,突出危險程度。

三、注意事項

四、例句參考

“面對強敵,他此舉無異于虎口扳須,但為了團隊安危仍選擇冒險。”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演變或更多古籍用例,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虎口扳須

虎口扳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勇敢地面對危險,敢于挑戰困難。它可以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勇往直前,奮勇向前,不畏艱險。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虎口扳須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虍(老虎),手(扌),文(夂)和彡(曻),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據說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戰國晉國的一位将軍,當時晉國正在與敵國作戰,将軍的頭發長達一尺,衆人疑惑他如此之長的頭發将會造成戰鬥的阻礙。将軍回答道:“戰場上,我要用手将頭發攬在耳後,即便有人扳須,我也不會松手放開,保持鎮定。”将軍的勇氣和決心感動了衆人,于是這個成語就這樣流傳下來。

繁體

繁體字是虎口撫須,和簡體字的寫法類似,隻是在“扳”這個字上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是虓口扳鬚。

例句

他在考試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毫不畏懼,勇敢地面對,真是一個虎口扳須的人。

組詞

勇挑戰、面對危險、敢為人先、勇敢無畏等。

近義詞

鐵血直男、舍我其誰、敢為天下先。

反義詞

害怕困難、畏首畏尾、生活在舒適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