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撤換神主。《宋書·禮志四》:“ 昭皇太後 君母之貴,見尊一時,而與 章 宣 二廟同饗 閟宮 ,非唯不躬奉,廼宜議其毀替。”
“毀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種方向:
基本解釋:指“毀壞和替代”,即摧毀原有事物并用新事物取代。
具體釋義:指古代祭祀禮儀中“撤換神主”的行為。
若需深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宋書·禮志四》相關章節。
《毀替》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破壞、摧毀并替代原有的事物或狀态”。
根據字典,這個詞的部首是毛,并且它的總筆畫數是10。
《毀替》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它最早出現在《史記·楚世家》:“夜發而卒至,殺洞房,代之以姬。”這句話中,“代之以姬”就是指毀替的意思。
《毀替》這個詞在繁體中寫作「毀替」。
在古時候,「毀替」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和現在的寫法相近。
1. 長期的戰争毀替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2. 由于新技術的出現,許多傳統行業正面臨着毀替的危機。
1. 毀滅:指徹底破壞、消滅。
2. 替代:指代替、取代。
3. 毀壞:指破壞、使損壞。
1. 取代: 指替代、代替。
2. 更替:指相繼替代、交替。
1. 保留:指保存、保持原有。
2. 維護:指保護、繼續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