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佛教僧侶。佛教初傳入,呼僧為道士。 唐 鮑溶 《長安旅客懷舊山》詩:“青蓮道士長堪羨,身外無名至老閒。”參見“ 青蓮 ”。
“青蓮道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佛教文化密切相關。根據多個權威來源(如漢典、國學大師等)的解釋,該詞的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青蓮道士”指佛教僧侶。這一稱呼源于佛教初傳入中國時,早期文獻中将僧人泛稱為“道士”,與道教無關,而是對佛教修行者的統稱。
詞源與背景
與“青蓮居士”的區别
需注意“青蓮道士”與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的不同:後者是詩人因故鄉青蓮鄉、崇尚佛教及個人志趣而取的别號,而前者專指佛教僧侶。
曆史演變
隨着佛教本土化,“道士”一詞逐漸專指道教修行者,而“僧”“和尚”等成為佛教徒的常用稱謂,“青蓮道士”這一用法隨之淡化,多見于唐代及以前的文獻中。
該詞反映了佛教傳入早期的語言文化現象,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特定指向。
《青蓮道士》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修行高深的道士或者修真之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修道成仙的道士,他們擁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能夠操縱自然界的力量。
《青蓮道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青(靑),艹,辵(辶)。根據部首的不同,可以快速查找和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根據漢字的筆畫,這個詞一共包含12畫,其中青為8畫,艹為3畫,辵為1畫。
《青蓮道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和道教文化。道士在道教中是一種修行者,他們通過精神和身體上的修煉,追求長生不老和與自然融合的境界。
《青蓮道士》的繁體字為「青蓮道士」,字形稍微有所變化,但詞義不變。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青蓮道士」可以寫成「青蓮道士」、「靑蓮道士」等形式。這些寫法都是根據不同的曆史階段和地域習慣而略有差異。
1. 他是一位修真高手,被譽為現代的青蓮道士。
2. 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青蓮道士的傳奇經曆。
青蓮道士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道士
2. 青蓮
3. 道家
4. 修真
5. 神仙
與青蓮道士意思相近的詞語:
1. 道長
2. 仙人
3. 高人
4. 修道者
5. 隱士
與青蓮道士意思相反的詞語:
1. 俗人
2. 纨绔子弟
3. 無知者
4. 宵小之輩
5. 世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