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肩胛的意思、肩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肩胛的解釋

(1) [shoulder] 〈方〉∶人的肩部

(2) [scapulo]∶醫學指肩膀的後部

詳細解釋

亦作“ 肩甲 ”。1.肩膀。《素問·藏氣法時論》:“心病者……膺背肩甲間痛。”《靈樞經·經筋》:“手太陽之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元典章·禮部三·喪禮》:“内於若有親眷孩兒每做和尚合帶的孝呵,交肩甲上掛白財帛者。”《何典》第八回:“正想走路,隻聽得呀的一聲響,兩扇真寳門大開,跑出一個腰細肩胛闊的精胖後生來。” 茅盾 《煙雲》:“他輕輕地搖着夫人的肩胛。”按,《說文·骨部》“髆,肩甲也” 清 段玉裁 注:“單呼曰肩,絫呼曰肩甲。甲之言蓋也,肩蓋乎衆體也。今俗雲肩甲者,古語也。”

(2).比喻承擔的責任。 清 黃景仁 《贈程厚孫時為厚孫作書與汪容甫定交》詩:“為難有家世,此任在肩胛。”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七:“他把事情經過告訴了 餘靜 ,肩胛輕松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肩胛是人體解剖學與日常用語中均廣泛使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肩部後方呈三角形的扁平骨及其覆蓋區域。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肩胛"定義為"肩膀的後部,由肩胛骨和肌肉組成"《現代漢語詞典》。從構字角度分析,"肩"表示上肢與軀幹連接處,"胛"本義為肩骨,二字組合強化了該部位的結構特征。

在醫學解剖層面,肩胛骨(學名scapula)是連接上肢與軀幹的關鍵骨骼,具有以下特性:

  1. 呈倒三角形結構,分為兩面(前肋面、後背面)、三緣(内側、外側、上緣)、三角(上、下、外側角)
  2. 外側角形成關節盂,與肱骨頭構成肩關節《格氏解剖學》
  3. 附着17塊肌肉,包括斜方肌、岡上肌等,承擔上肢運動功能

中醫體系中,肩胛區域對應多條經絡循行,如手太陽小腸經"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黃帝内經》。臨床常見病症如"肩胛痹"指該區域氣血阻滞引發的疼痛,治療常取天宗、肩外俞等穴位《針灸大成》。

方言使用中,江浙滬地區将"肩胛骨"俗稱為"琵琶骨",源自其形似傳統樂器琵琶的比喻。該說法最早見于清代吳語文獻《越諺》。現代普通話中衍生出"肩負重任"等成語,喻指承擔責任時的身體感知與心理壓力的雙重映射。

網絡擴展解釋

“肩胛”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含義
    • 指人體的肩膀部位,常用于書面語或方言中。例如:“肩胛酸痛”即肩膀酸痛。

二、醫學定義

  1. 解剖學概念
    • 醫學上特指肩胛骨(又稱琵琶骨),是位于胸廓後外側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骨之間,左右各一。
    • 體表定位:自然站立時,肩胛骨下角可作為肋骨計數的标志;肩關節活動時可觸及其位置。

三、解剖結構與功能

  1. 結構特點
    • 由骨體、肩胛岡、肩峰等組成,與鎖骨、肱骨共同構成肩關節。
  2. 生理作用
    • 支撐上肢活動:參與肩關節的外展、内收、旋轉等動作。
    • 保護胸腔:覆蓋胸廓後外側,減少外力沖擊對内髒的影響。

四、引申含義

  1. 成語與比喻
    • 成語中可形容體格健壯(如“肩胛有力”)或協作關系(如“共擔肩胛”)。

五、相關健康問題


提示:若涉及肩胛骨疼痛或功能障礙,建議咨詢骨科或康複科醫生。如需進一步了解解剖細節,可參考醫學圖譜或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撰抱獨草草收兵鲳鯸車座赤螘舂碓大破大立打算登尋動能定理笃論飛蒭挽粟佛螺宮割構通冠婚冠組鼓發規瑱闳侈闳衍讦愎浄宮警固稽索糾論眷邈看發斂索鱗被流瘠離元砻糠昧昧拟想女漢子配名麡牀切實可行欽玩窮槁戚容入井望天孺弱騷屑神憎鬼厭收縛衰妻趟趭天君頭先頽玉土訓偉才韋脂蕪菁享名相偏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