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戮餘的意思、戮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戮餘的解釋

謂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若棄 書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歸死於 尉氏 ,不敢還矣。” 楊伯峻 注:“逃亡之人幸免于被戮殺,故自雲戮餘。” 唐 王維 《門下起赦書表》:“大赦戮餘之罪,益寬流宥之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戮餘”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因受刑戮而殘存之人”或“罪後餘生者”。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屬于偏正結構的複合名詞,其中“戮”為動詞性語素,表刑罰、誅殺義;“餘”為名詞性語素,表剩餘、殘餘義,二者組合後特指經曆過刑戮後幸存的人。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即有“臣,戮餘也”的表述,印證該詞在先秦典籍中已用于自指遭受刑罰後的生存狀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法制史或刑獄制度的文獻中。在語義演變過程中,“戮餘”曾被引申為帶有貶義的“罪人之後”或“受刑者親屬”,但此用法缺乏權威典籍支撐,屬于後起的非規範詞義(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5卷)。

從構詞法角度分析,“戮餘”屬于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動詞+名詞”式偏正結構,與“遺民”“殘卒”等詞具有相似構詞邏輯。其詞義穩定性較高,自《左傳》使用後,曆代注疏家均未對該詞進行重新訓釋,可見其語義透明度較強(參考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戮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ù yú,其核心含義指“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即本應被處決但因某種原因逃脫刑罰的罪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原文為:“臣戮餘也,将歸死於尉氏。” 楊伯峻注解稱,逃亡之人因未被處決而自稱“戮餘”。

  2. 構成解析

    • “戮”:本義為殺戮、處決;
    • “餘”:指剩餘、幸存者。
      合起來表示“刑罰中幸存的罪人”,帶有貶義和自謙的語境。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1.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左傳》中,逃亡者自稱為“戮餘”,表達對自身罪責的承認和僥幸逃脫的處境。
    • 唐代王維《門下起赦書表》中提到“大赦戮餘之罪”,指寬恕本應受刑的罪人。
  2. 現代引申義
    可引申為對“僥幸逃脫懲罰者”的泛指,但需注意其文言色彩,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三、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解釋(如)提到“戮餘”指“殺死剩下的人”,但這一說法與權威典籍及主流詞典定義不符,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讀。正确含義應結合古籍和權威注解,明确為“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四、參考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參考了漢典、查字典、滬江線上詞典等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及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别人正在浏覽...

熬清受淡擺簸班點備悉犇骛冰暴亳宮暢朗酬奠創大牀寝蔥昽翠簟磪嵬簜劄杕社方峙翻掌分子式告休歸慮和尚混漫江翻海倒交譏焦峣及辰絜駕金珠渴澤可者睽阻良吉鸾車鲈鳢沒根蒂明悟磨刀霍霍内冓品第牽網樵煙旂常球路帶取當容光煥發上元上晝山鹧沙燕蜃阙守口樹蘭悚動天崩地坍鐵人團雲隊先芬獻儀脅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