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中君的意思、黄中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中君的解释

天子的别称。 唐 康骈 《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 德宗 曰:‘曩言黄中君,盖指於朕,未知呼卿为 鬼谷子 ,何也?’”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百工医技》:“ 竇庭芝 与卜者 胡卢生 相善,一日谓 庭芝 曰:‘君家祸将至,非遇黄中君、 鬼谷子 不可救。’教 庭芝 以物色求之,得 李鄴侯 泌 ,倾家结之。未几, 朱泚 之乱, 庭芝 陷贼。事平, 德宗 命诛之。 泌 以前事上闻,特贷其死。 德宗 云:‘所言黄中君盖指朕,谓卿为 鬼谷子 ,何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天子古称》:“《李泌外传》有术士,称帝为黄中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中君是中国道教文化及传统医学中的特定神祇称谓,特指人体五脏之中“肝脏”的拟人化神明。其释义与来源可追溯至以下核心文献:

一、名源考释

“黄中”源于五行学说中肝脏与“东方青色”的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而道教在五行配五方、五色的基础上,将肝神尊称为“黄中君”,体现其居中调和之性(《云笈七签·卷十一》)。此名亦暗合“黄庭”之“黄”,象征生命本源之中枢。

二、神职与功能

  1. 主魂司血

    据《黄庭内景经·肝部章》载:“肝神龙烟字含明……主诸关镜聪明始”,黄中君统摄肝气,掌管魂识与血液疏泄,直接影响精神活动与气血运行。

  2. 调和情志

    传统医学认为“肝主怒”,黄中君通过调节肝气平衡情志,如《养生延命录》所述“肝劳则怒”,其神性职能涵盖情绪稳定。

三、文化象征与养生关联

在道教存思修炼中,黄中君被视为存想内观的对象。信徒通过默念神名、观想青气萦绕肝脏,以达到养肝护魂的养生目的(《上清大洞真经》)。此观念亦融入中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调心理论,强调精神内守以安脏腑。

典籍依据:

  1. 《黄庭内景经》对五脏神的系统化命名(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黄庭内景经》原文
  2. 《云笈七签》对肝神“龙烟”别称的诠释(《云笈七签》电子文献
  3. 《黄帝内经》奠定肝属木、通于春的生理基础(中医世家《素问》解读

注:以上链接为权威学术平台或古籍数据库,内容可溯源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黄中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黄中君(拼音:huáng zhōng jūn)是天子的别称。这一称谓源于古代对帝王尊崇的文化语境,通过“黄中”暗喻天子的中心地位。

二、词源分析

  1. “黄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以“五色”对应五行方位,黄色属土、居中央,象征帝王统领天下的权威(如“黄袍加身”的典故)。因此,“黄中”可代指天子。

  2. “君”的尊称属性
    “君”在古代多用于尊称统治者,如“国君”“君主”,进一步强化了该词与帝王身份的关联。

三、历史用例

据唐代康骈《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记载,德宗曾言:“曩言黄中君,盖指于朕”,直接印证了“黄中君”作为天子代称的用法。

四、现代应用

此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已极少使用,多见于文献研究或历史类文本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辣云半舍版心暴烈北固楼避案表生标新竖异惭急倡荡孱懦逞学虫蠹带下医地棱督策峨冕抚古诰勅挂练光致果汁泓渟花期搳拳贿赂并行隳落见来简峭噭号精管酒荒巨观峻阻恪虔坤维略历镊鬓牛皮癣澎濞飘兀起火琼叶取美羣鹿挼搓赛饮山邸沈漠神社石灰吟市怒拾踊石于菟陶菊丸粒危害违约金无憀赖枭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