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肉的意思、牛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肉的解釋

[beef] 閹牛、奶牛或其它成年牛宰殺後供食用的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肉是漢語中特指牛科動物(Bovinae)經屠宰後獲得的肉類的專稱,其釋義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牛身上供食用的肌肉組織”。生物學範疇中,牛肉包含骨骼肌、内髒及脂肪組織,需經檢疫合格後進入食品流通領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生鮮牛肉需符合GB 2707-2016國家标準規定的感官指标與微生物限量。

  2. 詞源與構詞法

    該詞屬偏正結構複合詞,“牛”作為類屬限定詞,強調動物來源;“肉”為屬概念中心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牛”字象形取義于牛首特征,“肉”字篆書作“冎”形,本指動物肌體組織,二者組合最早見于漢代《鹽鐵論》。

  3. 營養學特性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牛肉蛋白質含量達20-22%,含全部必需氨基酸,鐵元素生物利用率高于植物性食物。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顯示,每100克瘦牛肉可提供2.8毫克鋅,占成人日需量的25%*。

  4. 飲食文化内涵

    在中華飲食體系中,牛肉具有禮儀象征意義。《禮記·王制》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反映其古代祭祀與宴飨功能。現代八大菜系中,川菜“燈影牛肉”、粵菜“沙茶牛肉”等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5. 相關俗語釋義

    民間諺語“牛瘦骨不瘦”比喻事物本質未變,見于《中華諺語大辭典》。成語“庖丁解牛”出自《莊子·養生主》,喻指技藝純熟,其中“解牛”即指牛肉分割工藝。


*注:美國農業部食品數據庫編號為SR Legacy 171071,原始數據見fdc.nal.usda.gov(2023年更新版)

網絡擴展解釋

牛肉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牛肉指成年牛(包括閹牛、奶牛、公牛等)宰殺後供食用的肉類,是常見的畜肉品種之一。其拼音為niú ròu,英文對應詞為"beef"。

二、來源與分類

  1. 動物來源:主要取自牛的不同部位,包括肌肉組織(如牛排、牛腩)、内髒(牛肝、牛肚、牛舌)及特殊部位(牛尾、牛鞭)等。
  2. 品種區分:根據用途可分為肉牛、奶牛等類型,不同品種的肉質存在差異。

三、營養價值
牛肉富含優質蛋白質(每100克約含20克)、鐵元素及B族維生素,被稱作"肉中驕子"。其脂肪含量因部位而異,如牛腱肉脂肪含量低于5%,而牛肋條可達30%。

四、烹饪與文化

  1. 加工方式:可直接烹饪(如煎牛排、炖牛肉),也可制成加工食品(牛肉丸、牛肉幹)。
  2. 文化象征:在漢語成語中,"牛肉"偶被引申為強大力量的象征,如形容實力雄厚者為"有牛肉"。

五、特殊禁忌
部分農耕文化中,因感念耕牛勞作,存在不食牛肉的習俗。

注:如需了解具體部位烹饪方法或營養數據,可參考食品科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綳接貶望冰簟冰翁部門傳坐搭撒登山陟嶺點額刁頭釣玉抖抖簌簌感情用事哽恧官星官饔鬼子毂擊橫制角佩駕牌掎裳連襼節動解讀近臣金蘭譜極情盡緻軍船隽茂欄門淚漣連珠帳莅官飀飀棉襪鳴臯撚接煗寒瞥忽青春種邛筰七五三鋭精沙叱利煽行燒空石碾俗不可耐糖梨偷自行車的人外郭文勝文字飲物業香巢先職鹹陟希代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