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一的意思、通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一的解釋

謂融通為一。 漢 賈誼 《新書·道德說》:“外内通一,則為得失。” 唐 陸龜蒙 《複友生論文書》:“《禮》《樂》二記,雖載聖人之法……未能通一純實,故時有齟齬不安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古代典籍和現代漢語中均有體現,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意思:

  1. 貫通為一;統一

    • 釋義:指将不同的事物、道理或方面融會貫通,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或達到和諧統一的狀态。強調事物内在的聯繫性和整體性。
    • 出處與引用:此義項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
      • 《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015頁)收錄此義項,并引用了清代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中的論述:“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這裡“通一”指将“有無”、“隱顯”等看似對立的概念統一起來理解。
      •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在“通”字條下相關詞目中亦有體現,強調“貫通”、“合一”之意。
  2. 通達純一

    • 釋義:指人的思想、品德或技藝達到精純、專一、透徹的境界。側重于個體修養或技能的精湛與純粹。
    • 出處與引用:此義項也多見于古代文獻。
      • 《漢語大詞典》(同上)同樣收錄此義項,并引用了清代恽敬《〈說文解字諧聲譜〉序》中的例子:“若夫成一家之絕學,求前人之墜緒,開後來之精識,如冬卿先生者,其思之也,必通一;其得之也,必貫一。” 這裡的“通一”形容思想精深純一。
      • 此義項亦可聯繫到古代對道德修養或技藝修煉達到至高境界的描述。

總結與補充說明:

“通一”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主要出現在對古典文獻的解讀、哲學讨論或特定領域的專業論述中。其核心在于強調“貫通”(打破隔閡、建立聯繫)和“純一”(精粹、專一)兩種狀态或過程。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的是事物間的統一性,還是個體達到的精純境界。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通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融通為一,指将不同事物或概念融合貫通,形成統一的整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1. 通(tōng):
    • 本義為“無阻礙,可穿過”,如“四通八達”。
    • 引申為“徹底明了”“傳達”,如“通曉”“通知”。
  2. 一(yī):
    • 表“同一”“整體”,如“一視同仁”。
    • 也指“全、滿”,如“一路平安”。

組合後,“通一”強調通過融會貫通實現整體性。


三、文獻例證

  1. 漢代賈誼《新書·道德說》:

    “外内通一,則為得失。”
    意為内外貫通,才能權衡利弊。

  2. 唐代陸龜蒙《複友生論文書》:

    “未能通一純實,故時有龃龉不安者。”
    指因未能完全融通,導緻矛盾産生。


四、現代應用


五、總結

“通一”是漢語中一個兼具實用與哲理性的詞彙,既可用于具體事物(如交通貫通),也可抽象表達思想、文化的融合。其核心始終圍繞“整合”與“統一”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蝙蝠衫邊罏柏林寺蠶績躔陛程書從軍行黛耜調器丁屬底柱東西步舵手二七翻老賬份兒飯豐成附卷輔相概覽攻诋恭孝果馔寒石何戡橫幅胡曹活酒降世勦兒解隋激淩計窮慮極九緯駒伏轅刻谿攔不住纍然樂遊苑憐新厭舊連一接二鯪鱧龍會淪放論題律令貓坑瞑視南阮北阮年誼世好牛子牌骈衍敺騁誓檝石青手貨松嫩平原損抑推賢讓能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