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槐棘的意思、槐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槐棘的解釋

(1). 周 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後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上自槐棘,降逮皁隸,論道經國,莫不任職。”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綱網。” 清 趙翼 《哭王述庵侍郎》詩:“奏凱歸來大策勳,屢擢崇班到槐棘。”參見“ 三槐九棘 ”。

(2).《禮記·王制》:“正以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參聽之。”後因以“槐棘”指聽訟的處所。《三國志·魏志·高柔傳》:“古者刑政有疑,輒議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後,朝有疑議及刑獄大事,宜數以咨訪三公。”《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雖有親、故、賢、能、功、貴、勤、賓,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議於槐棘之下,可赦則赦,可宥則宥,可刑則刑,可殺則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槐棘”是漢語中的曆史典故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代指三公九卿的官職
    源于周代朝廷種植三槐、九棘的禮制,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區分官職等級。如《抱樸子·審舉》記載“上自槐棘,降逮皁隸”,這裡的“槐棘”象征高官之位。

  2. 指代司法聽訟的場所
    典出《禮記·王制》,記載大司寇在棘木下審理案件,後引申為審判機構。如“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需注意:将“槐棘”解釋為形容刻薄言辭的成語,這與主流典籍的記載存在差異,可能是現代誤用或引申義。建議在古籍文獻或正式語境中采用前兩種傳統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槐棘

《槐棘》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名詞,表示一個植物的名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槐(木)+ 棘(木)= 11畫

來源:《槐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一書中。槐樹是一種常見的喬木,其形狀高大而寬廣,枝葉茂密,植株可達數十米。而棘則是指植物上的尖刺。因此,槐棘可以形容槐樹上的刺。

繁體:槐棘的繁體字為槐棘。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槐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構造和意義沒有變化。

例句:槐棘經過冬季的霜雪撫摸,春天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組詞:槐樹、棘草、槐花、槐果。

近義詞:槐刺、刺槐。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