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槐棘的意思、槐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槐棘的解释

(1).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清 赵翼 《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 三槐九棘 ”。

(2).《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於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槐棘"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历史制度和文学象征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源本义

  1. "槐"

    指槐树(学名:Styphnolobium japonicum),落叶乔木。古人视槐树为尊贵之木,《周礼·秋官》载"面三槐,三公位焉",因槐树材质坚硬、寿命长,象征官位的稳固与庄重。

  2. "棘"

    指酸枣树(学名: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多刺灌木。《礼记·王制》以"棘"代指低阶官吏,因棘丛生象征基层职位的繁杂。


二、历史制度中的"槐棘"

核心含义:代指三公九卿等高阶官位

典故源于《周礼·秋官司寇》:"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


三、文学象征意义

  1. 权位与仕途

    诗词中常以"槐棘"暗喻官场高位。如白居易《答刘禹锡》:"且喜身无缚,终惭鬓有丝。槐衙任虚位,棘署岂容窥。"

  2. 清正品格

    因槐树材质坚硬、棘树带刺,引申为官员刚直不阿的品格。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以"栖迟槐棘"喻士人坚守节操。

  3. 历史遗迹符号

    古代官署多植槐树,故"槐市""槐厅"成为官衙代称。如《宋史·舆服志》载:"三槐堂,宰相之所居也。"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槐棘"词条释义:指三公九卿之位;泛指高官显位。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

    郑玄注:"槐之言怀也,怀来远人;棘之言急也,急于行事。"

  3. 汉典网(www.zdic.net)

    字源解析与古籍用例收录(检索词:槐棘)。

  4. 《中国古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

    "三槐九棘"制度沿革考释。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在线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槐棘”是汉语中的历史典故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代指三公九卿的官职
    源于周代朝廷种植三槐、九棘的礼制,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区分官职等级。如《抱朴子·审举》记载“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这里的“槐棘”象征高官之位。

  2. 指代司法听讼的场所
    典出《礼记·王制》,记载大司寇在棘木下审理案件,后引申为审判机构。如“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

需注意:将“槐棘”解释为形容刻薄言辞的成语,这与主流典籍的记载存在差异,可能是现代误用或引申义。建议在古籍文献或正式语境中采用前两种传统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骜猾阿主沙里闭拒搏逐豺獭抄书崇雄舛譌地箓夺锦发冷反经行权法无可贷肥吃海喝非熊赶船高爽工农速成中学海砂寒坰洪造湖光山色记结搢绂近水楼台金书铁契谨素旧垒俊发开略空头事滥漫龙战于野鹿箛买脸面秘苑墨车南拳能底牛头呕哑跑上房破卵倾巢凄凉箐峒企盼气象火箭桑田碧海使君子拭目而待树鸡熟精悚息襚服棠颂屠侩玩忽微报无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