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實。 梁啟超 《論民族競争之大勢》:“然則 俄國 之帝國主義,必非如外國之欲求市場於他地也,彼雖求得市場,而亦無製造品以牣充之、利用之也。”
“牣充”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字源及文獻用例綜合解釋:
牣(rèn)
充(chōng)
核心解釋:
指“充實”,強調事物被填滿或内容充足的狀态。例如梁啟超在《論民族競争之大勢》中寫道:“彼雖求得市場,而亦無製造品以牣充之、利用之也”,此處指俄國缺乏足夠的産品去充實市場。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學術讨論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優先使用“充實”“充滿”等常用詞。
《牣充》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指的是某種具有充饑效果的食物或藥物。
《牣充》的拆分部首是“牛”,總共有10個筆畫組成。
《牣充》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用來形容一種可以填補饑餓的食物或藥物。
《牣充》的繁體字為「牣充」。
在古時候,牣充的漢字寫作「需食」。
1. 這個村莊的主食是一種特制的牣充,能夠有效地充饑。
2. 這種藥物被稱為牣充,可幫助人們在食物短缺時保持營養。
3. 在古代,貧困人家隻能依靠牣充來維持生活。
1. 牣充饑:填補饑餓。
2. 牣充物:具有充饑功效的食物或藥物。
3. 充牣:填補饑餓的行為。
1. 充饑:填補饑餓。
2. 充實:飽滿,滿足。
3. 養命:養活自己。
1. 饑餓:身體因長時間沒有得到足夠食物而感到餓。
2. 營養不良:由于食物攝入不足而導緻身體缺乏營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