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候卒的意思、候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候卒的解釋

(1).軍中巡夜的士兵。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 晞 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

(2).侍候長官的士兵。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 師説 忽叱候卒退曰:‘此神禦殿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候卒”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綜合分析,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軍中巡夜的士兵
    指古代軍隊中負責夜間巡邏、警戒的兵卒。該含義在唐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提到:“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說明候卒承擔夜間防衛職責。

  2. 侍候長官的士兵
    指專門服侍或聽從官員差遣的隨從士兵。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中記載:“師說忽叱候卒退曰:‘此神禦殿也!’”,體現了候卒作為近侍的角色。

二、詞源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如需深入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候卒:意義及詞源

《候卒》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等待着赴任或上任的官員。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候”和“卒”兩個部分。

“候”字的部首是“亻”(人),它表示人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六畫。

“卒”字的部首是“十”(十字的一半),它表示“終了”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五畫。

詞源方面,這個詞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赴李監議江陵縣五城觀雨堂》中:“待命出鎮司馬君,候卒歸朝石圍村。”這裡的“候卒”指的是等待着赴任和等待着離任回朝之間的狀态。

繁體寫法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候卒》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寫作「候卒」。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候」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元代的字典《玉篇補遺》中,「候」字的寫法是「後」「口」「匕」,而在明代的字典《康熙字典》中,「候」字的寫法是「⿰亻㐄」。這些變化顯示了漢字的演變和書寫方式的變化。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 1. 他已經等候卒赴任多時了。 2. 在候卒的過程中,他不停地準備着新的工作。

組詞: 等候、候車、卒業、赴任、官卒

近義詞: 等待、待命、等班、等候

反義詞: 上任、離任、赴任、歸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