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傳·襄公八年》:“ 子駟 曰:《周詩》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壽幾何?’” 杜預 注:“逸詩也。言人壽促而 河 清遲。喻 晉 之不可待。”後以“河清難俟”比喻時久難待。 清 鈕琇 《觚賸·序賦創格》:“然則人壽幾何? 河 清難俟。問道則路無朱燭,寄書則江無赤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朝殿三試,以書不入格,屢落人後,得旨歸進士本班用。銓選一官, 河 清難俟,遂改授教職歸矣。”
“河清難俟”是一個出自古代典籍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河清難俟”以黃河水清為喻,生動表達了時間漫長、難以等待的困境,兼具文學性與哲理性。其出自《左傳》,曆經千年仍被廣泛引用,體現了漢語成語的曆史深度。
《河清難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河水清澈透明,等待時間過長。形容等待的期限過長,耽誤了事情的進展。
《河清難俟》由3個漢字組成。
部首:
河:水部
清:水部
俟:人部
筆畫:
河:8畫
清:11畫
俟:9畫
《河清難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條河流,水清澈見底,因為等待流經河流的時間太長,所以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等待時間過長。
《河清難俟》(繁體字)
《河清難俟》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1. 我們等了兩個小時了,真是河清難俟。
2. 這個項目的進展速度太慢了,河清難俟。
1. 河流、河畔、河水、河岸
2. 清澈、清晰、清楚、清脆
3. 難等、難耐、難忍、難過
1. 拖延、遲遲、艱難
2. 延誤、耽擱、耽誤
1. 如流、即時、快捷
2. 順利、順暢、進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