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斜的參星。參星在夜深之時橫斜。 隋 諸葛穎 《奉和禦制月夜觀星示百僚》:“澄水含斜漢,脩樹隱橫參。” 宋 範成大 《次韻漢卿舅即事》:“風捲南枝一夜休,孤芳豈肯為人留?淡粧素服真成夢,落月橫參各自愁。” 明 何景明 《搗衣》詩:“顧影惜流月,仰盻愁橫參,路長魂屢徂,夜久力不任。”
橫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義項,均屬古漢語用法,現代已罕用:
釋義:參(shēn)星為二十八宿之一,屬西方白虎七宿末星。“橫參”形容參星位置橫斜,暗示夜半或後半夜。
古籍例證:
北宋蘇轼《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詩:“風從南來非雨候,黃昏星月橫參昴。”
此處“橫參”與“昴”星并提,代指星象方位變化,喻夜深。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7卷第1023頁。
釋義:“橫”取“縱橫”之意,“參”為參驗、參照。“橫參”指廣泛比較、綜合驗證。
古籍例證: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答客問中》:“博采群言,橫參得失。”
指廣泛采納衆說,全面考辨正誤。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586頁。
釋義:古代天文學将黃道帶分為十二次,“橫參”為其中一次,對應參宿所在天區。
古籍例證:
《漢書·天文志》:“橫參為魏地分野。”
指該星區對應古代魏地的天文分野。
來源:《中國古代天文詞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第89頁。
補充說明:
“橫參”屬文言遺存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用例。其釋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尤以第一、二義項常見于詩文與學術著作。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字典》《故訓彙纂》等專業辭書。
“橫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指橫斜的參星,通常出現在夜深時分的星空中。參星(屬獵戶座)在夜半後逐漸橫斜,古人常用此意象表達深夜或孤寂的意境。
該詞多見于古詩文,常與月夜、孤寂等場景結合:
因參星橫斜多代表夜深,該詞常隱含時間流逝、孤獨感或自然靜谧的意境,如明代何景明詩句“顧影惜流月,仰盻愁橫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參星的天文背景或相關詩詞,可參考古籍《詩經》《星經》等文獻。
頒宣薄暮冥冥冰夷不期然楮待制膽大心麄倒逆電谕雕悍袛裯凍梨讀祝妨害發妻阜垤負輸供花慣習館議過府沖州黑窩鶴甃紅鹽紅豔繳纏錦綳靜泰金閃閃肌粟局背浚瀹摳搜蠟美人狼胥蘭荪六慎溜走禮遺荦角邏送迷密牛下怒火沖天前符起動電流青棠三浴三薰鲨皮設簴試兵市權疏罔太尉談僧套衫,套衫兒忘八羔子污塗遐絕邪魔歪道心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