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有飛鶴的藻井。 唐 鄧衮 《望雪樓記》:“上排雪峰,延疊萬裡,鶴甃瑤駢,月積綃鮮。”
“鶴甃”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鶴甃(hè zhòu)指畫有飛鶴圖案的藻井。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築中一種向上凸起的天花結構,常見于宮殿、寺廟等建築的頂部,具有裝飾和象征意義。其名稱源于“鶴”與“甃”的組合:
唐代鄧衮在《望雪樓記》中描述:“鶴甃瑤駢,月積綃鮮”,此處“鶴甃”即指繪有仙鶴的藻井,體現建築的精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于古籍或建築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營造法式》等古建築文獻。
《鶴甃》是一個古漢字詞語,表示“鶴鳥栖息的房屋”。鶴甃一詞中的“鶴”指的是白鶴,而“甃”表示建築物或屋頂。
《鶴甃》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鶴(鳥類部首)和甃(屋頂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
《鶴甃》一詞最早出現在《揚子江文獻》中,用于形容供白鶴栖息的建築物。鶴甃是古代人們建造的特殊結構,類似于現代的鶴舍。
《鶴甃》
古代漢字寫法注重形斂,字形常會有變化。目前未找到《鶴甃》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1. 附近的湖邊有一座古老的鶴甃,每年冬天都能看到幾隻白鶴栖息其中。
2. 爺爺告訴我,鶴甃是古人建造的一種供鶴栖息的屋頂形式。
鶴影、鶴舞、鶴骨、甃瓦、甃工
鶴舍、鶴栖
雀巢、鳥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