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罔極的意思、昊天罔極的詳細解釋
昊天罔極的解釋
謂父母尊長養育恩德深廣,欲報而無可報答。《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昊天罔極,生命不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虧得祖父撫養成人,以有今日。這昊天罔極之恩,無從補報萬一。”
詞語分解
- 昊天的解釋 .蒼天。昊,元氣博大貌。《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原夫圖籙之見,迺昊天休命。”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
- 罔極的解釋 .無窮盡。《詩·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視人罔極。” 鄭玄 箋:“人相視無有極時,終必與女相見。”《史記·太史公自序》:“受命於穆清,流澤罔極。”《漢書·董仲舒傳》:“朕獲承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
專業解析
“昊天罔極”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由“昊天”和“罔極”兩部分組成。從結構上看,“昊天”指代廣袤無垠的天空,常見于先秦文獻,《詩經·小雅·蓼莪》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句,用以比喻父母的恩德如天般高遠不可測度;“罔極”則出自《詩經·小雅·青蠅》“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原意為無邊無際,後引申為不可估量。
該成語的核心語義包含雙重内涵:
- 字面義:形容自然界(如天空)的廣闊無垠,如《爾雅·釋天》對“昊天”的釋義為“春為蒼天,夏為昊天”,強調其空間與時間的無限性。
- 引申義:自漢代起被賦予倫理色彩,特指父母恩情的深重難以回報,鄭玄注《禮記》時即用“昊天罔極”比拟孝道,這一用法在後世《昭明文選》《唐宋文醇》等典籍中得以延續。
現代漢語中,“昊天罔極”主要用于書面語體,常見于追思父母、抒發感恩之情的語境,如祭文或紀念性文字。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的詞條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昊天罔極”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于表達對父母恩情的深切感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本義:原指天空廣闊無邊(“昊天”指蒼天,“罔”意為“無”,“極”指邊際),後比喻父母養育之恩的深重與廣袤,強調子女難以完全報答。
- 引申義:也可用于形容其他深厚到難以衡量的恩德或情感,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二、出處與背景
- 原始出處:出自《詩經·小雅·蓼莪》中的“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表達子女對父母恩情的追思與無以為報的遺憾。
- 文化背景:古代以“天”象征至高無上的存在,用“昊天”形容父母恩德,體現了孝道文化中對親情的崇敬。
三、使用場景
- 感恩父母:常用于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尤其是父母年邁或去世後,感慨恩情無法回報。
例句:“這昊天罔極之恩,思之令人愧恨欲死。”(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文學表達:在詩詞、悼文中借以抒發對逝去親人的追念。
四、近義詞與對比
- 近義詞:恩重如山、深恩厚澤、再生之德。
- 差異:
- “恩重如山”強調恩情的分量,適用範圍更廣(如師長、朋友);
- “昊天罔極”更突出恩德的廣袤無邊,多用于父母親情。
五、結構解析
- 昊(hào):廣大無邊的天;
- 罔(wǎng):無,沒有;
- 極(jí):邊界、盡頭。
三字組合,字面意為“蒼天沒有邊際”,引申為恩德深廣。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延伸,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相關文學評論(如《魏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昂屹霸功白茅白蟻萹薄并蒂蓮兵法裁诏查問呈詢齒年抽暇怆地呼天村僻電石地動山摧诋時方局紛回鈎喙合翼猾子回山轉海渾圜火力交搆嫁主警衞禁運機士隽髦開饑荒客冬螺書路人皆知緑莎能無氣昂昂鉛淚竅星晴牕情窟侵殺裙襵撒哈拉沙漠山神沙瓤生父神捷術虎屠工為從惟精惟一娓娓不倦西安纖毳相時而動閑逛賢良小疵